
智能制造繼續加速發展
2015年以來,智能制造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重視。《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重點部署智能制造,提出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實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等,重點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中德智能制造和工業4.0合作邁入實際性階段,經常性工作機制正式建立。以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增材制造技術應用及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開發、在線監測、遠程診斷與云服務等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新型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智能電網等智能裝備和產品的應用不斷拓展,需求規模呈快速擴大的態勢。
預計2016年,隨著“十三五”將智能制造提高到新的高度,各領域智能制造推進路線進一步明確,以及中德合作的進一步加深,國家將構建開放、共享、協作的智能制造產業生態,推動生產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優化改造、基礎數據全方位共享及關鍵智能裝備和產品、核心部件不斷突破,促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端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逐步形成新型制造體系。并進一步依托智能制造創新產業業態和發展模式,培育出行業的新的增長點。
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出現新起色
2015年,為應對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裝備制造業不斷轉型升級,高端裝備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逐步提高。《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高端裝備創新工程作為政府引導推動的五個工程之一,提出組織實施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核電裝備、高端診療設備等一批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目的是集中資源,統籌推進,突破瓶頸,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搶占競爭制高點。
預計2016年,高端裝備創新發展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愈發明顯。我國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發展新引擎和支撐平臺,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以重大專項為抓手,以產業化應用為目標的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加快推進,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重大裝備將加快布局,自主設計水平和系統集成能力、核心部件研制技術水平逐步提升,產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一批首臺(套)高端裝備將在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生產生活和國防建設相關領域開展應用試點和示范,產業發展路徑和模式將取得突破,帶動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構建我國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建設制造強國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