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兩個試點杭州、寧波位列第三、第四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動跨境電商在更大范圍發展,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陽、長春、哈爾濱、南京、南昌、武漢、長沙、南寧、海口、貴陽、昆明、西安、蘭州、廈門、唐山、無錫、威海、珠海、東莞、義烏22個城市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上之前獲批的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至此,全國共有3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
在此背景下,7月19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 《2017年度中國城市跨境電商發展報告》,對全國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作進行分析,并從交易規模、成長空間、產業滲透、支撐環境、平臺集聚5個指標對它們進行總體排名,其中,杭州、寧波分別列第三、第四位。
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競爭力幾何?答案:深圳第一、杭州第三
當前,國內進行跨境電商試點分國務院牽頭的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海關總署牽頭的“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其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自2015年3月啟動開始截至2018年6月共有13個城市獲批,海關總署牽頭的跨境電商試點城市自2012年12月啟動以來,已經拓展至20多個城市。這些城市依托電子口岸建設機制和平臺優勢,實現跨境電商企業與口岸管理相關部門的業務協同與數據共享。一些重要的運營平臺包括重慶 “e點即成”、上海“跨境通”、寧波“跨境購”、杭州“一步達”、鄭州“E貿易”等。
據悉,目前兩種試點模式均處于探索期,政策多由試點當地政府以自下而上探索,核心目的在于規范行業和提高行政效率。綜試區是試點城市的升級版,地位高于試點城市。
在這次的報告中,發布了《中國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排行榜》,榜單從交易規模、成長空間、產業滲透、支撐環境、平臺集聚5個指標對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進行了總體排名。排名依次為:深圳、廣州、杭州、寧波、鄭州、上海、成都、蘇州、重慶、青島、合肥、天津、大連。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推動跨境電商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對地方產業發展形成帶動作用,目前跨境電商綜試區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下一步有望擴大中西部地區的試點,以形成區域間均衡發展的格局,擴大覆蓋范圍。
導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進口跨境電商平臺主要包括:淘寶全球購、網易考拉海購、洋碼頭、小紅書、唯品國際、豐趣海淘、天貓國際、寶貝格子、蘇寧海外購、聚美優品、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購、1號店全球進口、國美海外購、蜜芽、美囤媽媽等;出口跨境電商平臺主要包括:阿里巴巴國際站、生意寶Toocle3.0、環球資源、中國制造網、大龍網、敦煌網、全球速賣通、eBay、亞馬遜、跨境通、百事泰、小笨鳥等。
浙江兩個試點有哪些經驗可循?答案:產業鏈、生態圈日益完善
在此次發布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榜單上,杭州、寧波分別排在第三、第四位,那么,它們形成了哪些經驗,又存在著哪些問題?
采訪中導報記者獲悉,杭州作為全國首批5個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國首個獲批的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截至2018年2月,杭州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外貿和制造企業近8000家,形成了服裝、家居、照明等產業集群。2017年杭州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99.36億美元,增長22.5%,其中出口額70.22億美元,增長15.9%;進口29.14億美元,增長42.0%。在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內已形成“一區十三園”格局,包括下城、下沙、空港、江干、臨安、余杭、蕭山和郵政速遞等13個產業園。
如今,在杭州綜試區,已形成集跨境B2B、B2C和跨境B2B2C等各種模式并存的格局,天貓國際、全球速賣通、網易考拉、執御等杭州跨境電商平臺及一達通、PingPong金融、連連支付、百世國際等專業服務供應商得到快速發展,亞馬遜、谷歌、Wish、Paytm等全球電商巨頭來杭州設立項目,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日臻完善。
可以說,杭州的跨境電商發展具有明顯的電子商務產業、先行先試、綜合配套、網商網貨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不過,在發展過程中,其也面臨著監管模式滯后、傳統物流瓶頸、支付體系難以滿足交易需求、電商人才短缺等問題。
作為2016年國務院新設的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之一,寧波的跨境電商發展也可圈可點。
統計顯示,2017年寧波海關共審核通過跨境電商進口申報單4592.96萬票,銷售額80.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48%、48.85%。全年共服務消費者逾千萬人次,銷售額來源國家分布集中在日本、德國、澳大利亞、韓國等。
目前,寧波跨境電商試點企業已近700家。不僅聚集了全球龍頭電商平臺亞馬遜、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好市多以及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網易考拉、蜜芽等一批國內外電商巨頭,還引進了菜鳥網絡、嘉里大通、百世物流、順豐速運、海航云商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