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正在處于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是提升廣東產業整體素質、增創產業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近日,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正式發布《東莞市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東莞未來將發力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五大重點新興產業領域。
《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五大新興產業領域將帶動東莞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將東莞建成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中心和創新型城市。
根據《規劃》,東莞五大重點新興產業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新材料領域、新能源領域、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等。
《規劃》指出,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新一輪灣區經濟引領時代發展的關鍵節點,東莞必須依托電子信息制造、裝備制造等現有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機器人和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關鍵新興產業,形成重點突出、布局合理、質量效益顯著的重點新興產業發展新格局。
五大重點新興產業領域東莞將怎樣布局呢?《規劃》指出,東莞要立足產業自發集聚基礎,結合產業發展空間需求,以營造產業生態與推動產城融合為導向,為東莞重點新興產業在空間尺度上構建“一核三帶十區”的發展布局,打造十大產業集聚區,升級東莞產業發展新陣列。
構建“一核”。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以及眾多集聚發展的新型研發機構,構建以松山湖高新區科技研發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為源頭驅動的重點產業發展核心區,完善松山湖片區創新創造集聚功能,發展總部基地、創新平臺、服務中心等,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打造“三帶”。三帶包括西部高端高新產業帶、中部創新創造產業帶、東部智能制造產業帶。其中,西部高端高新產業帶主要是發揮水鄉新城、濱海灣新區的“臨海”優勢,對接深圳西部發展軸,在深度、廣度上拓展新興產業發展新空間,集聚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終端;中部創新創造產業帶主要是依托松山湖高新區,融入港深莞“世界新硅谷”活力高能帶,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集聚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技術產業、機器人;東部智能制造產業帶主要是依托東莞臨深片區,積極對接深圳東部、中部發展軸,發揮制造業集聚優勢,集聚發展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
集聚“十區”。集聚區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重點新興產業領域,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集聚區、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工業機器人產業集聚區、高端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聚區、先進材料產業集聚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高性能電池產業集聚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和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區。
《規劃》指出,到2025年,五大重點新興產業領域發展成為新支柱,重點新興產業規模年均增長18.6%以上,總規模超過40000億元。再經過若干年努力,擁有一批掌握前沿引領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的企業。持續突破一批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興科技與產業創新發展策源地,支撐經濟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建成國際一流的先進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