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珂時下,正值全國各地出臺推進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時,云南關于健康休閑產業的實施意見已正式亮相。省政府近日出臺的《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康休閑產業的實記者張珂時下,正值全國各地出臺推進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時,云南關于健康休閑產業的實施意見已正式亮相。
省政府近日出臺的《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康休閑產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顯示,到2025年,力爭全省健康休閑產業總規模達到600億元。
發展潛力
“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在推動當地體育產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投資、消費、旅游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上往往發揮著巨大作用。”
省社科院院長助理董棣表示,通過籌辦全運會,推進健康云南戰略、省州市協同發展、美麗云南建設,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在相關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體育產業、健康產業的發展將成為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
同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格局,健身休閑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
省體育局副局長常林認為,結合國務院規劃和省政府近日出臺的《意見》可以看出,云南已進入發展健康休閑產業的黃金機遇期,企業投資健康休閑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按《意見》規劃,到2025年,云南將創建3個以上國家級體育(戶外運動)產業園區,建設20個國家運動休閑小鎮或特色體育小鎮。
同時,打造50個左右國際國內知名的健身休閑和體育旅游品牌項目;力爭全省健身休閑產業總規模達到600億元。
屆時,全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格局,市場機制日益完善、消費需求愈加旺盛、環境不斷優化、結構日趨合理,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加豐富、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同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更為緊密。
政策扶持
《意見》表明,下一步我省將完善健身休閑產業結構和布局。
按規劃,首先推動集聚發展。以資源、區位、交通、市場等基礎條件好、帶動作用強的區域為重點,創造條件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產業要素集聚發展,推進產品和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一批消費吸引力、市場競爭力和產業輻射帶動力強的健身休閑企業,培育形成以昆明為核心的健身休閑服務產業經濟圈、滇西南沿邊跨境體育產業帶、滇西北“昆大麗香”體育旅游發展帶、滇東北山地戶外運動帶等4個健身休閑產業集聚區。
同時,推進“一地一品”工程,加強地區間產業分工和協作。
其次,“發展體育特色產品、促進產業融合、實施‘互聯網+健身休閑’等。”董棣說。
對于政策扶持方面,常林表示,按《意見》規劃,扶持政策主要體現在優化消費、簡化審批、創新投融資環境和落實土地及財稅等方面。
“當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體育產業發展會呈現井噴式的發展態勢,享受、發展型體育消費需求急劇上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國體育健身娛樂消費的臨界點已經到來。未來十年,我國體育產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2%左右。”省體育運動協會相關專家如是分析。
基于如此巨大的潛力,體育產業日益受到資本青睞,成為產業投資的重要領域之一。
常林表示,體育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體育與旅游、體育與健康的融合發展,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現代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潮流趨勢。
據正在玉溪市江川區實施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的中冶凱遠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軍介紹,江川江城古鎮特色小鎮建設項目核心區輻射3—5平方公里,總投資將不低于50億元。
用常林的話說,隨著中冶凱遠等知名企業的入駐與實投,將推動全省健康休閑產業的快速發展。
《意見》還明確,各級政府要支持將健身休閑產業的項目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
其中,非營利性的健身休閑設施項目用地可按照劃撥方式供應土地,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項目用地。
而對使用荒山、荒地、荒灘及石漠化土地建設的健身休閑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出讓底價可按照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照規定應收取有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
對于財稅,鼓勵健身休閑生產和服務企業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對符合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而對經認定取得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的健身休閑類社會組織,依法享受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