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研究》為東莞生態產業園區提出了“1234”組合式產業發展策略,即“一心、兩翼、三大產業、四項原則”。
“一心”:為生態園中心區,總用地面積1439.9公頃(約21598.5畝)。包括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片區、中心服務片區和燕嶺濕地片區。其中,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片區重點發展以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心服務片區重點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配置行政、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高端公共設施和大型生態開敞空間;燕嶺濕地片區圍繞燕嶺濕地發展居住及配套功能。
“兩翼”:包括西翼和東翼。其中,西翼:總用地面積1268.4公頃(約19026畝)。包括東坑工業片區、橫瀝工業片區、大圳埔濕地片區和濕地三角洲片區。其中東坑工業片區和橫瀝工業片區重點發展以節能環保產業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圳埔濕地片區以生態濕地功能為主;濕地三角洲片區重點圍繞三角洲濕地發展居住及配套功能。東翼總用地面積345.8公頃(約5187畝)。包括文化學院片區、下沙濕地片區和職教城片區。文化學院片區重點建設廣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依托學院優勢科教資源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下沙濕地片區以生態濕地功能為主;職教城片區重點建設東莞理工學校職教城校區。
“三大產業”:生態園今后將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
在節能環保產業方面,將以構建全市節能環保產業研發生產服務綜合示范基地為目標,著力面向區域產業需求做強做大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緊跟產業發展脈搏做優做專節能環保服務業,促進產業融合開展創新型應用推廣示范工作。重點引進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業、先進環保技術與裝備業、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業、節能服務業、環保服務業等產業。
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將以打造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化示范園區目標,著力培育壯大新型顯示產業,做強做優數字視聽產業,提升發展通信網絡關鍵設備和終端產品。重點引進OLED顯示產業、液晶顯示產業、數字視聽終端設備產業、通信終端產品業、通信傳輸與接入設備產業、核心網絡交換系統設備產業、網絡設備產業等。
而對于現代服務業,生態園將以建設東莞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為目標,全力打造文化創意特色產業,著力發展以電子商務服務為主導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建設區域性科技服務中心,積極培育商務服務、總部經濟、服務外包、教育服務等多個增長點,補充發展現代商貿業,并適度發展生態休閑旅游。重點引進動漫游戲、工業設計、廣告創意與設計、電子商務服務業、軟件與集成電路設計、教育服務、商務服務、總部經濟、服務外包等產業。
“四項原則”:包括生態環保與循環經濟原則、優勢發揮與適度超前原則、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原則以及高端引領與區域融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