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以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積極培育優勢特色產業,著力“三建”促農業產業化新發展。
建產業園區謀發展。福泉市圍繞“兩園一帶一中心”的規劃格局,近年來先后投入項目資金達10億余元,擴大了黃絲現代休閑觀光和雙谷立體觀光農業園的建設,輻射帶動精品水果種植和林下養殖產業發展,形成了福泉市西部生態高效農業產業帶。現已完成黃絲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園高標準精品水果種植1500畝、雙谷立體觀光農業園金谷福梨種植11000余畝、林下散養綠殼蛋雞20余萬羽。利用陸坪鎮的區域優勢建成現代煙草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烤煙種植助民增收,其中核心區內種植面積達1.5萬畝,帶動周邊種植1.6萬畝。引進了福泉市本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貴州天香林藥有限公司,新建2個現代生態農業科技園,其中本然農業科技園完成種植桃樹1000畝、苗木300畝,建成標準化聯動大棚2萬余平方米;天香林藥公司計劃總投資2億元的龍腦香樟林藥生物科技產業園區,已完成一期苗木大棚800平方米,水電電路等基礎設施正有序推進。龍昌林木產業園總規劃建設面積590畝(其中核心區規劃面積90畝,苗木培育示范基地500畝),布局分為木材經營加工區、苗木示范基地、林木產品交易區、實木家具生產區、木材深加工區等五大功能區,目前育苗基地已完成土地流轉200畝,實施苗木種植160余畝。
建種養業基地促發展。目前福泉市共完成農業特色產業基地建設18個,主要種植無公害蔬菜、精品水果、花卉、茶葉、藥材等總面積達3萬余畝。新增規模養殖場19個,其中生豬場7個、肉羊場5個、肉牛場2個、蛋雞場1個。建立“185工程”示范點64個,完成建設面積24.1萬畝,主要以種植優質烤煙、精品果蔬、茶葉、刺梨、生態畜牧、民族藥業為建設內容。采取以短養長、高桿套短桿、林下養殖、菜作輪換及特色種養殖等模式,全面打造“185工程”升級版,有效推動畝均 “185”向人均 “185”的轉變。
建龍頭企業帶發展。按照“科學化、商品化、集約化、產業化”的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和土地流轉等方式,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經營模式,加大龍頭企業培育。目前,福泉市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28家,其中新增龍頭企業10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67個,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7個。今年福泉市預申報龍頭企業14個,其中省級2個、州級4個。
目前,福泉市農業發展頗顯成效,農林牧漁業總量大幅提升。2014年福泉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1149萬元,同比增長9.83%。其中,農業增加值113334萬元,同比增長14.18%;林業增加值3561萬元,同比增長10.8%;牧業增加值32618萬元,同比增長2.4%;漁業增加值1252萬元,同比增長11.31%;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384萬元,同比增長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