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州農業生態科技公司生產的饅頭、面條、面葉;河南富貴食品公司、信陽立翔維斯頓食品公司利用弱筋小麥粉生產加工的餅干;河南麥德隆食品公司生產的休閑糕點;河南金豐農業公司生產的米線;黃國、裕豐糧業生產加工的水磨糯米粉;山信糧業生產加工的大米和稻米油……在息縣、在淮濱、在商城、在潢川,依托當豐富的水稻、小麥資源優勢,正在蓬勃發展的信陽主食產業,讓人目不暇接,走出了信陽優勢、信陽特色。
據統計,2013年信陽市共有糧油加工企業190個,總產值315.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7.8%。目前,在該市15個產業集聚區中,以糧油產業為主導的集聚區達到6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多達80家。
潢川縣河南黃國糧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水磨糯米粉生產企業、國家級糧食研發中心,并榮獲“2012年度河南省省長質量獎”,先后填補了糯米粉產品標準體系的多項空白。商城縣的河南山信糧業,稻米加工能力位居全國民營企業第一位,已成為“中國大米加工企業50強”、“中國米糠油加工企業10強”。淮濱縣河南麥德隆食品有限公司,依托淮濱豐富的原材料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正在建設一個集產供銷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的休閑食品企業。
沿著息縣、淮濱、商城和潢川,正形成一條主食產業化“精品路線”:淮濱縣大力促進弱筋小麥產業發展,目前該縣規模以上弱筋小麥食品加工企業達8家,總產值達10億元;息縣政府積極推進從“大糧倉”到“大廚房”的轉變,現綠色食品產業已經迅速成為該縣第一大支柱產業;潢川縣形成了規模較大的糯米粉產業集群。黃國裕豐米業產業化集群等8個涉糧產業集群,被省政府命名為“2013年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占信陽市14個農業產業化集群的一半以上。
此外,信陽市還通過積極招商引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河南山信糧業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10億元食品工業園項目;河南黃國糧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0億元建設黃國食品科技園項目;潢川明業食品公司總投資2.4億元建設的抗性淀粉及特色主食產品項目等,目前都在有序推進中。
闊步發展中的信陽市主食產業,走出了信陽優勢、信陽特色。同時也推動著該市由產糧大市向糧食經濟強市的跨越。
面對今后的發展,信陽市市長喬新江思路清晰、著眼于更高的目標:“我們每年在做產業規劃時,都把主食和糧油深加工企業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近年來信陽市的主食產業發展勢頭很好,但也面臨著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少等問題。今后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主食產業領域的科研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國家級龍頭企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主食名牌產品。同時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讓信陽的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