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工程第四十九場活動在浙江衢州舉行。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國際關系與國家統一研究室主任趙磊作題為《文化軟實力與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講座,并與現場觀眾和網友進行互動。
“一個國家的強盛如果能夠讓人欽羨、仿效而不是引起敵視、畏懼,那么實現本國利益時就不必消耗過多的硬實力。”演講伊始,趙磊就對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地位進作了闡述,“優越文化和更富有吸引力的政治哲學的說服力,顯然要比訴諸軍事、經濟手段更有效,因為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領土和控制經濟生活,而是征服人民的心靈,以此作為改變國家之間權力關系的手段。”
“核心價值、中華文化、國家形象、國際話語權等四大要素是中國軟實力建設的基本架構。”趙磊表示,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提高國際話語權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點。
“塑造價值精品,必須要厘清文化與價值的邊界,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趙磊表示,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我們的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平臺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于國際交流和傳播的方方面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只要被成功轉化,就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趙磊指出,輸出精英文化之前,要長期耐心地做好大眾文化、流行文化的傳播與鋪墊,同時增強文化資源產業化與國際化的能力。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趙磊指出,加強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就必須要走出去,讓文化走出去,聲音走出去,要講好中國故事。
在進一步論述中,趙磊認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因此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發揮好新興媒體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文化產業不僅是陽春白雪,更是刀光劍影。”在演講的最后,趙磊強調,就文化軟實力而言,要讓中國文化“行走”起來,關鍵就是讓國人的眼神中充滿對文化的堅定與靈動,同時能夠激發國際社會分享中國價值的沖動,“既喜歡中國做什么,更欣賞中國是什么。”
本場活動由衢州市委宣傳部、光明網、中國倫理學會承辦。光明網、光明網新浪微博、光明云媒客戶端、云媒今日頭條號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現場視頻直播。據了解,直播期間,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微博單條進入熱門微博排行第6名。來自當地的200余名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到場聆聽了講座,來自全國的251萬網友收看了節目,23.8萬網友通過微博、論壇等參與了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