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鶴崗石墨資源富集,為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產業做長做遠,鶴崗市提出了“二一五”發展規劃,旨在充分利用當地石墨資源,打造石墨新材料產業基地。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近日在采訪鶴崗市政府時了解到的。
據鶴崗市副市長于志偉介紹,鶴崗石墨資源集中分布在蘿北云山礦區及周邊約1000平方千米含石墨地層內,僅在云山礦區9平方千米范圍內就發現25條礦體,最長1800余米,最寬250米左右,目前是世界所知最大的石然石墨礦。“鶴崗石墨儲量大、品位高、品質好、采選易、應用廣,全國70%的天然石墨負極材料使用的都是鶴崗石墨。”于志偉說。
那么,如何將這些資源轉化產業?又如何將產業做長做遠?為此,鶴崗市提出了“二一五”發展規劃,即兩大產業園,一個公共創新服務平臺,以及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材料、超硬材料、密封材料和耐火材料五大產業鏈。于志偉表示,當前,鶴崗市正著力于將蘿北石墨產業園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石墨采、選、加大型石墨綜合產業園;將鶴崗石墨新材料業園打造成全國重要的負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石墨烯應用產品生產基地。目前,這兩個園區在建項目共計9個,全部達產達效后將實現產值106.9億元。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包括推進鶴崗加速轉型發展的龍頭項目——國信通公司2萬噸/年高純石墨、1萬噸/年負極材料,以及動力電池項目在內的一批大項目正在建設中。海達、恒達、奧星等企業5萬噸/年球形石墨、3萬噸/年負極材料、高純石墨等項目也將陸續開工建設。這些大項目的建設給鶴崗的石墨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在公共創新服務平臺方面,近年來,鶴崗已經建成黑龍江省石墨產品檢驗與研究中心和鶴崗國家級石墨檢測重點實驗室。去年,鶴崗市政府又與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研究院合作成立了鶴崗市石墨工程中心,進行技術研發。
“通過這些創新平臺的努力,目前,我們已經在高溫連續提純和立式浮選柱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正在進行中試。同時,華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奧星等石墨深加工企業也積極與中俄石墨烯孵化基地、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發中心、武漢理工大學院士工作站等海內外科研機構合作,搶占技術前沿,尋求科研成果應用轉化。”于志偉說,“下一步,鶴崗市將整合國家級石墨檢測重點實驗室以及省市石墨工程中心資源,為國內石墨領域的科研團隊在鶴崗研發、中試和成果轉化提供服務平臺,免費或低成本提供原料、中試線和相關設備。”
對于創新,鶴崗不止追求技術創新,還在追求發展創新。鶴崗經濟開發區主任鞏萬軍提到,為了吸引更多的園外企業入園,他們鼓勵產業鏈條長、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大、龍頭帶動強的石墨企業入園,并按項目大小給予扶持資金支持發展;打造完善的配套設施,建設道路、供排水、電力、供熱等相關基礎設施;采取新增電量優惠、跨區域購買優惠電量、政府補貼等方式,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推行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優先保障石墨企業用地需要,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實行項目審批代辦、容缺預審和行政審批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減少中間環節,壓縮項目審批時限,實現“園區的事園內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