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原,中牟。居中乃謀,勢在四方。
居中原中部中心,一頭兒系著鄭州,一頭兒牽著開封,托起兩個歷史文化名城的中牟,因處于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鄭州航空港區“三區”疊加區而意氣昂然!
中牟是鄭州市唯一的平原縣,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昔日的中牟是傳統農業大縣,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城鎮化水平較低,經濟實力在鄭州市(縣、區)處在末端。
好風憑借力。隨著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批準鄭州建設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處于鄭州都市區核心區的中牟縣“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為鄭州經濟快速發展的“橋頭堡、核心區、主戰場”。中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得以凸顯,出現了噴薄而出的發展趨勢、氣勢。
投資環境越來越好,項目金額越簽越大,項目開工越來越多……種種跡象表明,素有“農業薄弱,工業矮小,城鎮落后,吃飯財政”之稱的中牟,正在發生巨變。
以產業的發展,支撐“發展中牟、騰飛中牟、美麗中牟、和諧中牟”的“中牟夢”建設,成為中牟華麗轉身的“破殼”之舉。都市型現代農業、時尚文化旅游、汽車工業“三駕馬車”協力馳騁,奏響了一曲融合發展、轉型發展、協調發展的協奏曲。通訊員衡文學張效強鄭州晚報記者張輝文/圖
建設國家級都市型現代農業,為加足“燃料”
農業生態優勢是中牟的一個“金飯碗”。如何將自身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科學發展的生產力,讓手中的“金飯碗”生出更多“金豆子”?中牟人動起了“一產資源三產化”的腦筋: 著力打造河南省乃至全國一流的都市型現代農業。
科學規劃引領,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特邀中國農大規劃設計院和中國旅游設計院,高標準編制了《鄭州新區(中牟)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規劃》。主要打造“兩區一城一灘五大產業”,“兩區”,即縣北部180平方公里的旅游觀光農業示范區、縣南部450平方公里的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一城”,即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一灘”,即黃河灘區生態再造、產業轉型升級工程;“五大產業”,即蔬菜、花卉、漁業、林果、畜牧產業。2012年北部示范區被批準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被列為省重點項目。
南北兩個各5平方公里的先導區建設全面啟動,1.3萬畝土地流轉到位。北部先導區13家企業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總投資31億元,已完成投資23億元;園區內80公里的主次干道按城市道路標準全部建成。
沿黃三鎮380多座黏土磚瓦窯廠全部拆除,置換建設用地1.6萬畝,生態再造、產業轉型工程拉開序幕。同時,按照“兩不犧牲”的要求,在姚家、三官廟、黃店三鎮規劃了5塊萬畝高標準糧田,其中楊橋灌區萬畝高標準糧田已經建成,楊莊項目區正在建設,其余3個已完成規劃。
投資兩億元的“農耕年華”生態度假農莊項目,傾力打造“田園生活”、“人性關懷”、“農業創意”、“文化傳承”、 “一站式體驗”等一體的生態度假農莊;投資3.5億元,突出體現“市場供應、示范推廣、旅游觀光、素質教育”功能的“花漾年華”香草藝術莊園項目,以“綠色文化、花園農業”為宗旨,不斷充實生態農業內容,提高觀賞性、參與性、娛樂性,最終形成農業文化創意園。投資3.4億元的黃河邦友農業生態示范園,把作物秸稈、玉米芯、棉籽粕等廢棄物變成“寶貝”,經過攪拌、輸送、消毒、凈化,直接到了食用菌生產的“車間”,廢棄物成了各種食用菌培育生長的“溫床”;食用菌采收之后,對食用菌廢菌孢進行生化處理,生產有機飼料,喂養牛、羊、豬,牛、羊、豬的糞便加上食用菌廢渣可以生產沼氣,沼氣渣再進行技術處理,可以生產有機肥料,有機肥料適用于農作物和花卉果林施肥,最終組成了一個生態農業循環經濟鏈條。
總投資90億元的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一期投資15億元,1000余畝的蔬菜、水果交易區投入使用,日交易量4萬多噸,年交易額突破200億元,帶動周邊服務業收入達15億元。
打造千億元產值的汽車產業集聚區,為“中牟夢”揚帆起航裝上強勁“引擎”
中牟汽車產業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步,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中牟縣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依托汽車產業,中牟縣正在以快速務實的步伐向工業強縣邁進。
汽車產業集聚區原來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主要進行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的汽車生產制造。為進一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委托清華大學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了鄭州汽車城汽車服務業博覽園43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規劃設計及核心區城市設計,主要進行整車銷售、現代倉儲物流、各類汽車產品批發、零售及配套服務。作為鄭州汽車類市場外遷的唯一承接地,目標是通過整合整車市場、零部件市場、汽車4S店,著力打造全國最大的汽車及汽車后市場集聚區。目前,中牟汽車產業集聚區總規劃面積達64平方公里。
汽車生產制造板塊已擁有鄭州日產、海馬商務、河南紅宇等整車生產企業3家,規模以上零部件、內飾件等多種類型零部件生產企業43家,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1家,省、市級企業研發中心8家。2013年,計劃入駐企業30家,計劃總投資40億。其中,投資9.5億元的中信中原、投資5億元的經緯電力、投資5億元的西峽水泵等享譽省內外的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掀起了新一輪的建設高潮。預計到“十二五”末,汽車年產量突破60萬臺,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汽車后市場板塊一期開發占地1萬畝,用于承接鄭州中心城區汽車市場外遷。目前,一期啟動區首批已入駐企業6家,總投資約41億元,占地1640畝,建筑面積320萬平方米,計劃年底前主體工程完工。
構建千萬人次的國家級時尚文化旅游產業,為“中牟夢”揚帆起航插上“翅膀”
中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西漢置縣至今已逾2000多年,是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發生地,是道家列子、古代音樂鼻祖師延、西晉文學泰斗潘安和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故鄉……
去年,河南省政府與深圳華強集團簽約共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總投資240億元,分四期建設鄭州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華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基地、宗教文化博覽基地、紅色旅游文化教育體驗基地。項目建成后,能帶動鄭州市乃至河南全省創意經濟、旅游經濟、展會經濟、地產等的發展,使文化科技產業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累計投資14億元的鄭州綠博園,園區內栽植各類綠化苗木700多個品種、63.5萬株,成為鄭州環城游憩帶的一顆生態明珠、中部綠色生態文明的一大亮點。
投入3.5億元重金打造的四牟園,將成為中牟標志性的城市名片。公園劃分為“記憶拾痕”、“金色年華”、“躍動暢想”3個主題景觀區,包含“賈魯拾葉”、“湖心噴泉”、 “童趣世界”、“科普園地”等15個核心景點,與此同時,園內還為游客提供餐飲、影音、茶座等服務設施,是廣大市民娛樂休閑的好去處。
投資4500萬元、占地6萬平方米的潘安主題文化公園,5月初將對市民開放。園區分為民粹文化區、民俗風情區、潘安紀念區、生態風景區四部分。此項目邀請了國內著名的洛陽古建筑園林設計院為設計單位,沿襲古建筑園林風光構造,“小橋流水,古窗漏景”,園外是一片鬧市之景,園內是一片祥和之息。
中牟縣還引進其他文化產業項目16個,協議資金突破200億元;開工項目12個,完成投資20億元。
投資引領,項目帶動,厚積薄發。2012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40億元,同比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45億元,同比增長1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7.2億元,同比增長41%,總量居全省各縣(市)第一位。
直掛云帆濟滄海。中牟在建設“中牟夢”的航程上已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