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北龍川的崇山峻嶺中,一座外觀像特斯拉超級工廠、長700米的現代廠房里,全球最 大 直徑的185毫米密閉鋼索月底將一次性張拉定型,打破德國人保持15年的176毫米紀錄。63歲的英國工程師保羅說:“密閉鋼索是各國地標建筑的高端建材,我在歐洲做了38年鋼索,沒想到在中國山溝里實現了世界第一的夢想!”
山溝里實現世界第一的“逆襲”,是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逆轉奇跡的縮影。2012年,因連續兩年招商成效太差,該園區成為廣東省唯 一被摘掉省級招牌的園區。4年后,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此地扎堆,成為廣東縣域工業經濟集聚發展的典范。
被“摘牌”,龍川人很委屈。龍川地處粵贛交界,又屬珠三角和粵東水源保護區,區位偏,環保嚴,工業落后,招商難度大。該縣還是典型的粵北山區貧困縣,人口百萬,1.5萬元的人均GDP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0%。要脫掉“窮帽”,談何容易!
2013年,廣東實施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龍川知恥后勇,借勢發力。縣委書記韋欽強說,環保底線不破,區位劣勢不怨,另覓出路。經分析,珠三角散布百家空氣能企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清潔能源,同時國家“煤改電”又帶來市場機遇,空氣能產業適合龍川。大量相關企業想增資擴產,可產業鏈齊全的珠三角地少價高。龍川提出,全力承接全產業鏈轉移,并代辦所有落戶手續。書記縣長拜訪了全省所有120家空氣能企業,打動21家龍頭企業抱團落戶園區。目前,10家企業已投產,囊括全國四大品牌。
2016年,園區再度承接全產業鏈轉移,主動參與珠三角創新產業分工。中航建設、香港有利、清華大學等50家現代建筑產業產學研龍頭結成聯盟進駐。生產密閉鋼索的邁諾公司正是牽頭者。
2016年,龍川獲評全國首 個“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廣東現代建筑工業化百年工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有望獲批,園區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2013年,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成功“復牌”,并連續三年名列全省前茅,2015年工業總產值比2013年增長107%。
全國空氣能銷量冠 軍紐恩泰的董事長趙密升曾多次堅拒龍川。如今,他不僅投資龍川,今年還自辦萬人行業峰會,把全國七成空氣能企業老總請來龍川考察。
省社科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說,落后地區并非只能承接被淘汰的產業,龍川利用低成本優勢,抓住珠三角產業發展規律,以少見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吸引了新興產業集聚,破解了落后地區產業跨越發展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