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珠西戰略,要把珠江西岸打造成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江門作為珠西戰略的策源地、主戰場和增長極,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8月28—30日,由佛山市政府、省經信委主辦,江門、珠海、韶關、中山、陽江、肇慶、云浮以及佛山市順德區政府聯辦,省商務廳、省政府外事辦公室協辦的第三屆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下簡稱“珠洽會”)將在佛山(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今年“珠洽會”以“珠西智造,裝備未來”為主題。隨著云浮的加入,讓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的隊伍進一步壯大。為營造良好氛圍,組委會邀請駐粵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和“八市一區”媒體組成的采訪團,于8月15—17日對“八市一區”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情況進行了集中采訪。從今天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介紹“八市一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情況,聚焦各地取得的成績與先進經驗,為江門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裝備制造業是佛山的第一大支柱產業。2016年,佛山市裝備制造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628.79億元,僅從絕對值來看,佛山一家就占了珠江西岸“六市一區”總量的50%。無疑,在裝備制造業領域,佛山絕對是“老大哥”,其經驗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近年來,江門市牢牢抓住機遇,大力推進珠西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工作,成果豐碩。據統計,2015年以來,我市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為12.45%,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4.95個百分點。
副市長蔡德威表示,江門市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基礎優勢和特點,牢牢抓住珠西戰略機遇,為以共同創建珠三角“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為新的發展契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探索打造一批有示范意義、輻射帶動面廣的產業集群。
高端制造業規模擴張迅速
裝備制造業作為佛山經濟發展的主要推手,近年來規模迅速壯大。2016年,佛山裝備制造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71.3億元,占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增加值的50.4%,位居珠江西岸“六市一區”第一位,同樣位居第一位的還有工作母機類制造業增加值達316.8億元,占珠江西岸工作母機類制造業增加值的59.9%。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介紹,通過抓住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建設這一契機,佛山有效轉變了原有傳統產業獨占鰲頭的產業格局,逐漸形成以生產性服務業為基礎,先進制造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為支柱、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結構。
據統計,今年1—6月,佛山市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速分別為11.2%、16.5%,均快于全市工業增速,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為37.3%、7.4%,與2016年同期相比,同比提升0.96個和0.5個百分點。
在蔡家華看來,制造業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勢頭加快,且高端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將使佛山制造業的核心地位更加鞏固。
產業鏈完整是佛山最大優勢
佛山裝備制造業“一騎絕塵”有何“秘籍”?或許從企業角度來觀察更能看出端倪。
廣東一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鼎科技)位于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這里有著“中國陶瓷商貿第一都”之稱。一鼎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在佛山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企業,其拳頭產品是陶瓷機械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其產品出口全球4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
據介紹,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反置式拋光機”處于業內一流工藝水準,該設備將會亮相本屆珠洽會。“該技術屬行業首創,目前已獲得5項發明專利授權,10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該產品也是國內首款出口歐洲的同類型產品。以往我們的陶瓷機械設備依賴進口,但許多設備同樣不一定適合國內的實際使用情況。如今經過數十年的引進—研發—改進過程,我們的設備與進口設備已經沒有差距了,某些設備甚至領先于世界。”一鼎科技副總經理廖衛平說,“我們選擇并一直堅持在佛山‘創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里有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對企業發展十分有利。”
同樣在蔡家華看來,佛山先進裝備制造業的最大優勢就是產業鏈條完整,依托本土雄厚的制造業發展起來的裝備業擁有很好的產業基礎,近幾年佛山裝備制造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趨勢十分明顯。
“到2020年,佛山裝備制造業將通過搭建產業平臺或組建聯盟的方式,整合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力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把佛山打造成為省先進裝備制造業核心基地。”蔡家華說。
佛山體量大,市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今年上半年,佛山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3123.29億元,同比增長13.9%,占珠江西沿岸“六市一區”裝備制造業總產值的一半。從絕對值來看,佛山裝備制造業體量巨大;而近年來,江門經過奮力追趕,產業集聚效應顯現,戰略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亦有了自己的特色。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市共引進億元以上裝備制造項目85個、投資總額近400億元。2015年以來,裝備制造業投資平均增速為43.05%,比全市工業投資增速高23.2個百分點。
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裝備產業集聚發展的新態勢。例如,在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方面,我市引進廣東中車、克諾爾和眾城交通裝備等項目,初步形成整車和零部件供應產業鏈。在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方面,形成了以富華集團、中集車輛、中兵集團、世界500強德爾福集團為核心企業的專用車、商用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方面,我市已經初步形成了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船舶配套、游艇產業、船舶維修“五位一體”的船舶工業體系。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成為我市行業發展新亮點,如長優實業在混合動力汽車(HEV)專用鎳氫電池正極材料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地爾漢宇新能源汽車電機項目啟動建設等。此外,我市激光產業也逐步成型,引進了海目星科技、翰盈激光科技、聚金激光技術等一批優質項目。
專家聲音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蔡勇:
江門要堅持工業立市 “一張藍圖干到底”
在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蔡勇看來,在先進裝備制造領域,佛山是名副其實的“老大哥”,經驗值得借鑒。他認為,佛山市的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裝備制造企業成長非常快,這是因為佛山不僅有著很好的工業基礎,更是長期以來重視發展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的結果。
蔡勇表示,江門的裝備制造業在體量和先進程度上依然比較弱。“我們首先要學習佛山的第一點,就是要堅持‘工業立市’戰略,持之以恒,一定要‘一張藍圖干到底’。其次,江門還要立足于自身實際,在現有的產業基礎上發力,如軌道交通產業、海工裝備、交通運輸等產業。同時,一定要注重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形成集聚效應,重點扶持1—2家龍頭企業,發揮龍頭的帶動作用。”蔡勇說。
蔡勇表示,江門當前提出打造四大“萬畝園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路子,未來政府要進一步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四大“萬畝園區”必須各有側重,分別形成自身的主打產業,加上大項目的帶動作用,不斷吸引上下游配套產業的進駐,從而真正發揮出產業集聚的效應。
江門地理區位是優勢,向東承接珠三角核心區,向西傳帶粵西地區,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只要江門持之以恒,堅持走‘工業立市’這條正確的路子,未來無論是在珠西戰略’,還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江門憑借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或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蔡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