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廠,一片刷新科技高度的新興園區,一座“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為發展目標的富有民生溫度的產業新城。
京東新城,幸福大廠。十年來,在挖掘自身特色和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大廠產業新城開創出一條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雙輪驅動、生態建設和民生保障雙管齊下的發展新路。大廠產業新城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守住發展、生態、民生三條底線,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步伐,著力優化生態環境,全面提升民生福祉,發展成果惠及了萬戶千家。
發展成果共享,讓產業新城建設惠及萬戶千家
9月6日上午,中集空港民航協發機場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進行擺渡車、平臺車的組裝調試。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空港物流裝備及道路運輸車輛生產廠商,中集空港入駐大廠產業新城后得到長足發展,產品質量在全球同行業中遙遙領先,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的70多個機場使用。
來自大廠邵府鎮的王京華,是這家企業的一名物業維修工。“從家到公司,騎電動車只需要10分鐘。”王京華告訴筆者,他畢業于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的是應用電子專業,產業新城的快速發展讓他在家門口就找到了適合的工作崗位。
而在省內一家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就讀的大學生左博文,正在產業新城創新中心內的北京中視觀瀾廣告公司實習,他的家在大廠縣城。中視觀瀾是一家在業內頗負盛名的商業視頻制作團隊,左博文希望自己將來能加入這個優秀的創業團隊。他說:“如果沒有產業新城,我所學的專業很難在家門口就業。我要努力學習,希望畢業后在家鄉開創一番自己熱愛的事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截至2017年7月,大廠產業新城招商簽約企業達到249家,其中139家企業建成投產,產業新城的就業人口達到了4萬人左右,十年間增長了27倍。在產業新城的推動下,大廠十年來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由13617元增長到32565元,農民人均收入由5699元增長到14235元。
改善民生是推動發展的基石,產業新城的所有發展最終都指向民生改善。三大產業集群高端高質項目加速聚集,為百姓就業提供更多崗位;擁有國內一線科技孵化平臺的創新中心,為年輕創客提供了實現夢想的舞臺;風景如畫的干渠景觀帶連接花田湖水,為市民提供休閑游憩的理想場所;與京共享優質醫療、教育、文化資源,讓百姓真正擁有“幸福之家”……
在優化產業布局、培育高端產業的過程中,大廠產業新城同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務。在經濟欣欣向榮的同時,實現了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大廠產業新城廠通路北側,一片英倫風格的建筑群引人矚目,這里是剛剛投入使用的大廠祁各莊學區中心學校田各莊分校。“這是大廠產業新城內的第一所公立學校,也是全大廠境內硬件設施最好的公立學校。”校長舒軍介紹,產業新城投入巨資建成的這所設施一流的學校,目前已招收了一至三年級學生620名。明年,產業新城還將要開建設施一流的中學和幼兒園,讓園區教育體系更加完備。
以人為本,民生至上,建設一座幸福宜居的產業新城,讓全體人民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是大廠產業新城十年開發建設絲毫不曾改變的目標。在建設幸福宜居產業新城過程中,他們高度注重制度安排的延續性、科學性、優越性,構建“新型城鎮+保障體系”的幸福大廠模式,居住安置、教育就業、暢銷收入、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社區治理六大民生保障體系全省領先。
居住安置——沿襲鄰里關系,為原住民提供優質居住條件和舒適居住產品;配備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生活便利程度。教育就業——制定完善的教育和職業培訓載體及獎勵計劃,提供就業和創業培訓服務。長效收入——提供個人經營性資產補償,增加可持續收入;提供充足就業崗位和完善的就業服務,增加工資收入。社會保障——實行城鄉一體化社會養老保障體制,為16周歲以上征地農民繳納養老保險,一次性繳納15年。醫療衛生——實行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障體制,在新農合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礎上,全員補充商業醫療保險。社區治理——提供社區文化交流平臺,鼓勵文體及傳統民俗活動,推動建立社區自治組織。
半城繁華近身,半城水岸隔世。設施完備、環境優美的潮白馨居、邵府新民居,讓過去居住在農村的1100戶產業新城原住民搬進了新型社區,過上了昔日想也不敢想的城里人生活,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等為一體的城市生活配套,讓鄉親們盡享高品質現代城市生活。
在產業新城帶動下,大廠全縣社會保障制度已達23項,民生建設走在全省最前列。其中,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達到了北京市的保障水平。
引進優質資源,讓大廠成為創業創新者的樂園
距離田各莊學校不遠,就是大廠產業新城內的第一個“幸福之家”社區服務中心。這里包括居民委員會、一站式服務大廳、社區活動中心和社區醫療綜合門診在內的多個服務板塊,進一步提高了園區配套水平,讓產業新城居民盡享便利生活。
先期運行的社區醫療綜合門診已經試營業兩個月。這里設置了全科門診(內、外科)、急診科、口腔科、中醫科等多個科室,可為患者提供彩超、X光、化驗等多項醫療服務。“小病不出社區,居民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醫師周紅彬告訴筆者,他們正在與北京通州的醫療機構對接洽談,開展“雙向轉診”合作,遇重大病情直接開通到北京就醫的“綠色通道”。
打造創業創新的樂園,大廠產業新城積極引入各類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在與北京名校、名院、名店的共建共管中加速“同城一體”融合發展的步伐。十年開發建設,產業新城的城市功能不僅僅有量的迅速疊加,更有質的全面提升。
積極引入北京教育資源,產業新城建起了北京五中分校大廠分校、幸福學校、幸福幼兒園,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化教育落地生根;規劃建設集購物、餐飲、休閑、娛樂、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幸福港灣,打造高端商業綜合體,為區域商業繁榮提供發展載體;引入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圍繞幸福醫院、社區醫院打造二級醫療體系,將大廠醫療服務納入北京醫保體系,讓產業新城居民享受與北京同質化優質醫療服務……
今年2月,北京快速直達專線47路公交開通,從大廠產業新城出發,半小時就能直達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跨省上班”路變得更加省時省力。這是繼2014年開通北京910公交專線后,產業新城開通的第二條直通首都的北京公交車,進一步拉近了產業新城與首都的時空距離,讓廣大百姓盡享與首都北京“同城一體”的交通便利,讓創新資源的流動更加暢通便捷。
每天早、中、晚,都會有一輛白色福田大巴往返于大廠產業新城和北京地鐵八通線土橋站之間。這是產業新城近日開通的產業園專享班車,途經產業新城智能制造產業園、影視小鎮、創新中心等站點,運行時間約為1小時。“這是產業新城專門開通的產業班車,為簽約入駐企業員工提供免費交通服務。”駕駛員荀立光說。
每天都有新變化,大廠產業新城對高端創新資源的吸附力與日俱增。這里不僅為八方英才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更成為海內外創業者們紛紛慕名而來的創業創新樂園。
今年6月15日,大廠創新中心正式開園,百億級總部商務集群揚帆起航。當天,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正式掛牌。全力促進創新要素和創新資源向產業新城集聚,推動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大廠產業新城站上產業升級的全新起點。
鄒沐時就是一位被產業新城優越創新環境吸引的創業者。他帶領一支集合了央視資深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專職攝影,業界知名舞美、燈光、錄音等一流制作人員的專業級團隊,入駐了創新中心的太庫孵化器。在鄒沐時看來,從北京開車到大廠產業新城用不了1個小時,“雖然只隔著一條河,這里卻像一個世外桃源,環境優美。”
和鄒沐時一樣,許多有夢想的創業者齊聚大廠創新中心,一批批優質高新科技項目在產業新城內加速聚集和孵化。“太庫(大廠)目前已與多家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相關科技項目簽約,使入孵項目獲得全方位資源支持。”太庫(大廠)科技創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昌宇介紹,自去年底正式運營以來,已有17個項目入駐太庫孵化器,其中不少項目來自海外。
金秋9月,大批年輕朝氣的新面孔走進大廠影視小鎮世紀影業有限公司,接受影視專業的“實戰”培訓。作為美國好萊塢著名影視人才培訓機構相對論影視學院在亞洲唯一授權的合作伙伴,世紀影業是入駐影視小鎮的第一個項目,目前已成功培養了數期學員。公司董事長助理張蕊說:“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產業新城,這里充滿溫情與希望。”
十年跨越發展,十年普惠民生。河北大廠堅持在與北京的良性互動中加快發展自己,在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城市品位中服務民生。碧波蕩漾的潮白河畔,一座被綠色與夢想包圍、被溫情與希望浸潤的幸福宜居城市正在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