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開啟了新時代,臨港經濟區又站在全新起點上。記者從臨港經濟區獲悉,作為港口工業一體化的海上工業新城,臨港追逐“打造國家級裝備制造業高地”的新夢想,以“科學發展新跨越”的雄心壯志,不斷刷新經濟社會發展紀錄。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在天津臨港建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的定位要求,臨港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高端裝備制造項目為重點目標,積極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轉移項目,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臨港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國家級新興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功能,推動臨港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建設。
近年來,臨港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綜合經濟實力取得迅速提升,形成了六大產業集群的集聚發展、規模發展,主要包括以中船重工、博邁科、太原重工等項目為龍頭的造修船及海工裝備產業集群;以大機車等項目為龍頭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以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為龍頭的海水淡化及成套設備產業集群;以龍凈環保等項目為龍頭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以中國航天、中航通飛為龍頭的通用航空產業集群;以中糧、中儲糧為代表的糧油產業集群。
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臨港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前瞻性思路,臨港科創眾創空間的建成就有效地將天津大學的人才資源和科研項目與未來創新發展相結合,形成了完整的產學研眾創模式。據介紹,良好的環境與優質的服務為每一名創業者提供了優質的平臺,讓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與此同時,天津水運工程研究院也坐落在臨港,擁有世界最大水槽的研究院,可以進行大比尺波浪沖擊實驗。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一個個更具安全性、更有科學性的項目投入產業,極大地提高了水運工程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