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通用航空發展高峰論壇暨四川省通航推介活動19日在成都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2018年以來四川通航產業累計簽約額已達218.53億元。
近年來,四川大力推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在人才集聚、研發制造、基礎設施、航空運營、市場消費等方面已具備明顯優勢。
數據顯示,2017年,四川航空與燃機制造業產值突破460億元、增長15%;擁有100多家涉及航空產業的科研院所、制造企業和試驗研究基地,通航企業數量約占西南地區的40%,航空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擁有運輸機場13個,其中7個開展了通用航空業務,擁有3個通用機場。
同時,四川正加快通用機場建設步伐,規劃到2030年全省新增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85個,并按需建設500個三類通用機場,構建形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通用機場網絡。
在此基礎之上,國家空管委于2017年12月批復同意在四川省境內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空域管理體制創新的一次重大突破。
//s3.pfp.sina.net/ea/ad/5/3/ce2cc98ee7455205d4db15c98d176564.jpg
據四川省國防科空辦主任雷開平介紹,試點工作以四川省境內低空空域通用航空器和無人機飛行活動為管理對象,以盤活低空空域資源、拉動通航產業發展、維護低空飛行秩序和公共安全為目標,旨在構建新型的低空空域運行管理服務體系。
“四川省已成立了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并建立起了‘軍地民’三方溝通協調機制,為大力推動四川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提供了重要保障。”雷開平表示,四川省同時制定了首批低空協同管理空域建議方案,把已有的6個孤立空域用低空通道的方式聯成通航飛行網絡,以開辟第一個“低空試驗田”。
當日下午的推介會上,包括重慶東星航空(德陽)天府航空職業學院、旋飛無人機生產基地、崇州通用航空產業項目等在內的12個項目現場簽約,簽約額達68.8億元。至此,2018年以來,四川省通航產業累計簽約額已達218.53億元。
據悉,結合此次大會形成的經驗和成果,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將重點圍繞制定規章制度、低空協同空域劃設和調整、簡化通航飛行審批流程、加快低空協同運行中心建設等重點工作任務,積極創新機制,推進試點改革,力爭年底前實現新機制下安全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