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火炬高科技產業開發中心以2014年115個國家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共116個單位)的統計數據和2015年高新區發展情況為基礎,對 2015年度國家高新區進行了評價,石家莊高新區綜合排名第15名,位居全省國家高新區第一名,綜合實力躋身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
“石家莊高新區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石家莊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戴寶進說。
“投資項目越來越好談了”
“以前跟別人談項目,人家都不愛搭理,現在好多了。”石家莊高新區投資服務局副局長邵文嶸說,這都要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被稱為當前最現實、 最重大的發展機遇。接洽投資、調研考察……一年來,邵文嶸和同事們圍繞著相同的主題奔波行走,搶抓機會。將北京作為國內最重要的重點招商區域之一,石家莊高新區投資服務局專門成立了工作組,圍繞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對中國醫藥集團、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公司等61家重點央企進行登門走訪,全面開展針對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招商工作。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地區的招商目標都指向北京,哄搶有限的項目資源。
“如果沒有明確目標和正確方法,很可能事倍功半。”邵文嶸說,石家莊高新區形成了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這其中尤以生物醫藥產業最為突出,相比其他園區,石家莊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具有絕對優勢,成為對接京津的主推產業。京津地區世界500強、央企、龍頭企業一直是他們的招商重點,但過去更多是自發行為,很難引起招商對象興趣。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后,有政策支持、政府主導,對方興趣明顯增加。“愿意坐下來談了。”邵文嶸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石家莊高新區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央企、世界500強以及國內知名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石家莊。一些打算進京的南方企業因進京受限制較多,也開始考慮周邊,石家莊高新區無疑是首選地。但邵文嶸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在于“協同”,高新區并不是被動承接京津轉移過來的產業。為此,高新區積極舉辦京津冀科技成果產業化對接會、產業發展論壇等企業對接活動。
越來越多的人才和項目落戶高新區
幾座高樓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外裝修;工人們推著小車,忙碌地向建筑樓內運送各種物料……近日,位于高新區郄馬鎮的大唐信息技術石家莊有限公司某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該項目是高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主動對接京津引進的一個大規模央企項目。
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主要抓手在項目,最終檢驗是項目。曠燁投資集團在石家莊高新區占地1500畝的全國首例“京冀綜合產業協作示范園”項目,已受到河北省各級政府、北京市政府相關領導及兩地發改委的高度重視,已被列為省、市重點項目之一。
除了吸引大項目,高新區還吸引了眾多人才加入。帶著項目的“千人計劃”專家劉社田也于近日“落戶”高新區。在清潔能源領 域頗有名氣的劉社田2012年從美國回來后一直在北京工作,今年5月底辭職后來到高新區自主創業。石家莊除了是他的家鄉外,他看中的更是高新區位列全國第 15位的綜合實力,還有高新區對創業者的支持力度。據了解,除了普惠政策,石家莊高新區還正在草擬針對包括劉社田在內的一些專家的專項扶持政策。
而像劉社田這樣返鄉的創業者在高新區并不少見。“目前高新區的創業群體主要是海歸、大學生、連續創業者、大企業出來的。其次就是回鄉創業的,不少本地人在北京創業后又選擇回到石家莊,回到高新區創業。”石家莊高新區科技局局長丁飛燕說。
“百變空間”就是這樣一家企業,總部在北京,但是運營中心設在石家莊高新區大唐移動互聯(石家莊)孵化基地。“在前期研發、融資、開拓市場等方面,基地都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百變空間”運營總監趙品又說。
據了解,6月25日正式開業的大唐移動互聯(石家莊)孵化基地目前完全入戶的已有5家企業,簽訂入戶協議的有13家。“未來,肯定還會有北京的公司過來。”大唐移動互聯(石家莊)孵化基地總經理馮玉虎滿懷信心地說。
“石家莊高新區擁有土地資源,用地價格較為低廉,能夠承接北京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轉移。大唐電信等在京企業已將產業化項目落戶高新區,進一步證明,北京企業在京研發、在周邊地區實現產業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趨勢。”邵文嶸說。
打造和京津一樣的生態環境
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石家莊高新區,喜添多個“京字頭”“中字頭”巨擘。大唐電信、北京曠燁等建設的產業園已列入省重點項目,目前已進場施工建設。引進北京首 創財富在高新區設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這些“大塊頭”的競相進駐,都是受高新區不斷優化的投資環境吸引。
“我們扎實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2015年12月1日成立了行政審批局,通過整合審批職能,將分散在9個部門的151項審批職責全部劃轉到 行政審批局,21枚公章變成了1枚行政審批專用章,實現了‘一枚公章管審批’,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丁飛燕說,他們經常到北京、天津考察,希望打造和京 津一樣的生態環境。高新區還堅持工業運行月調度制度,認真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增速放緩的企業,如格力、統一等,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存在的 困難和問題,在同質同價前提下,優先推廣使用本地產品。
在引進人才方面,專門出臺了引進培育高端人才扶持政策,每年安排兩千萬元專項資金對引進的創新人才進行獎勵資助。建成了石家莊國際人才城高層次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廣泛吸引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發揮人才、智力對創新驅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2015年,高新區營業總收入完成2006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5.3%;綜合排名第15名,位居全省國家高新區第一名,綜合實力躋身全國 高新區第一方陣。2016年,高新區共安排183項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332.95億元。”管委會副主任戴寶進介紹,石家莊高新區綜合實力大幅躍 升,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2016年,開展項目推進月活動,全力推進項目集中開工。目前,已分兩批集中開工了2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 177.3億元,項目涵蓋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其中,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總部及研發中心、河北廣匯投資有限公司汽車金融產業園等項目計劃投資超過15億元。
北京市是我國創新人才、創新資源、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石家莊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重要節點城市,高新區則是石家莊市一個促進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如今,高新 區一系列主動對接京津的優惠政策和做法,正在最大程度地激發轄區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在機制創新下迸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