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市場引導 以核心技術構建平臺化解決方案
——大唐電信軟件與應用產業發展
新華網6月20日電 近年來,信息通信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人類社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數據時代——這是一個融合、泛化和創新的時代,也是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的時代。為抓住信息時代的腳步,實現跨越式發展,國家提出兩化融合,繼而又提出了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新四化”發展方針。
隨著“新四化”的進一步推進和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經濟社會全方位產業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加深,國內行業信息化應用也已進入一個黃金時期。據預測,至2015年國內行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與此同時,國家智慧城市首批試點也已開始實施,截至目前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數量超過154個,圍繞智慧城市相關的智慧產業、智慧管理和智慧民生等相關市場隨之啟動,預計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
當前,我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已從離散化的單項應用階段,發展到對各業務環節全面覆蓋、滲透融合的深入應用階段,并逐步向實現“新四化”融合、效益整體提升的綜合集成應用階段過渡。而作為各行業信息化融合應用和產業升級“助推器”的軟件與應用領域正呈現進一步蓬勃發展。
應時而動,政府先后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關于推進物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指導意見》、《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不同層面的發展規劃,從政策層面,為軟件與應用領域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窗口和空間機遇。
把握時代發展,實現軟件與應用產業轉型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尤其是軟件與應用領域的巨大市場需求,作為國內科研院所改制的首家上市公司和國有控股高科技企業,大唐電信把握時代發展,主動轉型,制定了清晰的“十二五”發展戰略,將繼續面對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三網融合、政府公共服務和行業信息化市場的需要,圍繞集成電路設計、軟件與應用、終端設計、移動互聯網四大業務板塊,提升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的領先優勢,使公司成為細分行業綜合領先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
在行業信息化領域,大唐電信業已深耕十余年,以大型行業應用軟件及解決方案的研發、工程實施經驗的積累,為行業用戶提供了大量滿足客戶需求產品與服務,形成了完整的行業信息化產業布局,為在該領域創新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面對外部需求,并審視自身發展,大唐電信進一步明確了戰略轉型成功的關鍵是軟件與應用板塊的轉型,也就是實現由產品化向解決方案化的發展。大唐電信在傳統電信行業優勢基礎上,正實現從技術、設備提供商到服務、方案提供商,從提供單一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戰略轉型。
為此,大唐電信以智慧城市和重點行業信息化作為軟件與應用產業先導,在關鍵環節培養核心競爭力,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思路,深度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融合布局,并初具成效。2012年大唐電信軟件與應用板塊收入突破30億元,約占公司總營收的一半,同比增長41%。
經過多年重點行業信息化的具體實踐,大唐電信也深刻地認識到,目前國內行業信息化的發展已進入精細化、規范化發展的階段,但也存在著各個信息化系統之間不兼容、利用率較低、現行業務模式與信息化系統發展不匹配等問題。這一方面是由于缺少對行業信息化的統一規劃和設計,盲目地項目上線和系統建設;另一方面是缺少在新形勢下的業務模式創新,行業信息化僅僅是辦公電子化和對一些簡單的信息系統的使用。
針對上述問題,大唐電信不斷明確并堅定踐行著一條科學的行業信息化總體建設思路:
注重頂層設計,創新行業信息化業務模式
一方面大唐電信注重加強頂層規劃設計能力,從全局的角度提出行業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和建設步驟,明確建設目標和建設方法,打通行業信息化中各個環節的貫穿機制,形成有序規劃、有序建設,避免盲目實施而造成的資源浪費。為此,大唐電信從“統一開放的平臺架構”搭建以及“豐富的智能化應用”搭建兩個層面著手,通過平臺能力和上層應用的有機結合,在幫助城市公共服務和行業信息化完成適合當前建設需要的同時,也能夠面向未來平滑演進的彈性智能化應用環境,實現智慧城市和行業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另一方面大唐電信結合新的形勢,創新業務發展模式,通過自主掌控的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網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方面協同應用,
并倡導在新的信息化環境下,“融合、開放、賦能”的建設理念,為價值鏈的所有參與者提供開放的應用創新和信息化能力消費平臺,吸引各類優質資源加入到價值鏈中,以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價值鏈。
依托核心技術構建平臺化解決方案,打造快速部署能力
除了平臺架構的頂層設計和業務創新,大唐電信還始終強調關鍵技術的自主、協同和核心產品的提供能力,形成了以集成電路設計、軟件與應用、終端設計為核心的,面向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格局,從芯片、終端、軟件、應用與服務等多個維度對行業信息化的發展進行全面的支撐,實現了產品平臺化、系列化。
為此,大唐電信根據價值輸出形態和客戶讓渡價值屬性的不同,結合技術產品特點、產業運作模式,面向用戶需求,從技術-產品-解決方案-運營服務等四個維度搭建了產品貨架。
通過產品貨架的構建,大唐電信實現了以核心技術和產品構建信息化平臺,在平臺基礎上支持多產品和多客戶群的解決方案,可滿足不同行業、多客戶、多應用的復合式需求,并實現快速響應和配載。
此外,大唐電信關注整體解決方案的交付能力,面向城市應用領域,更多地協助政府實現智慧城市頂層架構設計和建設,提升城市全方位信息化與智慧化水平;面向石油、電力、煤炭、水利、農業等行業應用領域,為客戶提供先進的、智能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目前,大唐電信已經成功打造出感知礦山、智能水利、智慧農業、智慧環保、智慧旅游、感知核電、智慧油田、智能交通、城市運營中心、平安城市、智慧社區、智慧物流、智慧醫療等完整的、實際應用的23個面向政府與公共服務領域的“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和7個面向能源與資源行業的行業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并在北京、江蘇、貴州、河北、河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遼寧等多省市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和水利部、神華、中煤、廣核、大慶油田、高速公路等多行業信息化項目中落地實施。
其中,在礦業信息化(感知礦山)領域,大唐電信推出了符合“煤安認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礦用方案,并在亞洲最大煤礦——神東集團大柳塔煤礦順利開通,有力地支撐了國家礦井安全建設;在中廣核儀控領域,參與實物保護系統、KNS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多個系統的建設,為后續核電行業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參與某大型光伏電站的設備供貨資格;在智能交通領域,公司先后中標福建、江蘇高速路工程,并參與南京智能交通項目建設;在水利行業,寧夏、吉林、內蒙等地區,山洪預警、水資源系統等新產品相繼獲得商用;在智慧農業領域,大唐電信從農業生產信息化、農業經營信息化和農業服務信息化入手, 提出“農業信息化戰略總體設想”,即“1161”工程,并承建南京、鄭州農業示范項目,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上述項目實踐促進了大唐電信行業信息化領域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提升,也為公司后續做實、做大軟件與應用產業提供了基礎。
矩陣式管理模式,保障轉型順利實施
面對外部環境形勢和業務快速擴張,為進一步凝聚資源與落實戰略,大唐電信弱化管控模式與產業布局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深化公司事業部制及分類管理模式,2013年年初在前期運營架構調整的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組織架構,重點對軟件與應用板塊按照細分行業方向進行了優化和整合,以提高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按照細分行業和業務輸出形態,大唐電信采用矩陣式發展戰略,將軟件與應用板塊劃分成了運營商事業部、城市管理事業部、行業發展事業部、智慧醫療事業部、智能交通事業部等5個一體化方案類事業部和智能卡事業部、軟件一部、軟件二部、設備一部、設備二部等5個一體化產品類事業部;同時,成立營銷中心和八大區域營銷中心,實現市場營銷資源的集約與共享。
一體化類事業部是在公司的管控原則下和授權范圍內面向某一細分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或產品提供商。大唐電信對事業部采用運營管控模式,職能管理依托總部職能部門直接管理,實現了軟件與應用板塊運營的扁平化。
創新謀變,為國家信息產業做貢獻
進入新世紀以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數字化時代已然到來。從信息產業發展來看,CT和IT的融合是必然趨勢。無論是運營商還是產品提供商,都在悄然地發生改變,將行業信息化作為主要戰略市場之一。
近年來,運營商都在積極謀求轉型:一方面,從基本通信業務向全業務轉型,其中移動互聯網代表了轉型方向;另一方面,從面向公眾服務向面向行業服務轉型,其中物聯網和智慧城市代表了轉型方向。
順應形勢及市場需求,大唐電信已然進行了全面布局,既搶占了通信行業轉型的先機,同時也為國家產業政策落地提供了發展路徑。
面向未來,大唐電信在新的歷史階段將繼續發揚優勢,以自身能力的提升為首要任務,形成管理與市場、技術、研發有效融合的良性機制,完善核心產業鏈布局,以智慧城市運營和農業信息化建設為下階段的工作重點,并大力拓展能源、交通、醫療、教育等其他行業領域,創新商業模式,將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相結合,為國家“新四化”的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