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高新區再出“大手筆”—— 積極謀劃5平方公里的“中國智慧傳感谷”,打造千億級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組團;持續推進3萬戶以上規模的 “智慧家庭2.0示范工程”;打造千億級信息安全和網絡空間安全產業;持續加快“北斗云谷”全國衛星導航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建設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拉開了建設千億級世界高科技園區的序幕。
經過30年的發展,鄭州高新區厚植河南省創新資源富集的先發優勢,孵化培育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型企業快速崛起、上市掛牌助推服務體系完備、優勢產業規劃布局基本成型,新時代又有新理念,全力做好頂層設計,準確定位優勢產業,抓好“四鏈一城”實踐路徑,奮力建設宜創宜業宜居智慧新城。
【昨天】 勇闖30年 不負使命
成為中部地區的人才高地
鄭州高新區始建于1988年,是1991年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是國家科技部部署創新體系首批4個重要戰略支點之一。
日前,科技部官方微信以《鄭州高新區:聚焦智慧產業 建設智慧社會》為題,對高新區進行了重磅推介,河南省唯一的“雙一流”建設高校鄭州大學、“軍中清華”之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等一本高校主校區坐落于此,集聚了鄭州機械研究所、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中國煙草鄭州煙草研究院、中船重工713研究所等8個部屬院所,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鄭州信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等4個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1個國家級工程中心,41個市級以上院士工作站和663家市級以上研發機構。
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8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1230家。擁有各類金融機構63家,其中,股權投資和資產管理類金融機構36家,管理資金總規模超過700億元。
擁有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Dan Shechtman)工作站、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Erwin Neher)工作站和綠色釬焊材料與技術、盾構及掘進技術、高分子材料成型及模具等3個國家級創新團隊,駐區院士18人,市級以上創新團隊122個,市級以上創新杰出人才129個,各類科技人才8萬余人,科技人才和創新資源密度中部領先。
創新孵化培育體系完善
擁有金源、UFO、騰訊、融易等37家眾創空間,鄭州高新區創業中心、河南省大學科技園、河南專利孵化轉移中心、鄭州高新區大學科技園、中原廣告產業園等5個國家級綜合孵化器,鄭州高新企業加速器、電子商務產業園、電子電器產業園、中部軟件園等企業加速器和科技產業園區。
共同構建起“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創新孵化培育模式。轄區孵化培育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形成了電子電器產業園等5個產值超百億的產業園區,孵化培育了漢威電子、光力科技、威科姆等一批掌握行業核心技術、發展潛力巨大的公司,帶動各類創新資源高頻互動。
知識產權優勢突出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件,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專利申請量突破1萬件。半雙工通訊收發控制方法及裝置、基于北斗衛星的多通道授時擬合方法、駐波約束的大面積硬質合金釬焊方法等12項行業前沿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優秀獎。先后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區域、河南省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
上市掛牌助推服務體系完備
中原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40家創新類券商及50余家審計、法律機構入駐,匯聚了九鼎投資、深創投、河南投資集團等知名投資機構,搭建了掛牌公司服務協會、全景河南路演中心、新三板資本園區等服務平臺。已累計助推12家公司上市,約占河南全省的1/10;助推73家企業新三板掛牌, 約占河南全省的1/5。
優勢產業規劃布局基本成型
圍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聚焦智慧產業,建設智慧新城,初步確立了智慧產業生態體系“364”產業布局,以超級計算、云計算、大數據為智慧產業3核心,以互聯網、物聯網、信息安全、軟件、芯片、人工智能為智慧產業6基礎,以智能和智慧服務、智能和智慧制造、智慧城市、科技文化創意為智慧產業4應用。
【今天】
抓好“四鏈一城”實踐路徑
如今的高新區,全力做好頂層設計,準確定位優勢產業,鄭州高新區積極打造5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國智慧傳感谷”,打造千億級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組團;持續推進3萬戶以上規模的 “智慧家庭2.0示范工程”;積極打造千億級信息安全和網絡空間安全產業;持續加快“北斗云谷”全國衛星導航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建設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
謀劃了新華3大數據基地、啟明星辰華中地區大數據預警中心和安全運維中心等一批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的項目抓手,全面提升產業規模和產業發展水平,為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提供核心支撐,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創新示范引領。
高新區適時提出了“圍繞產業鏈、布局科創鏈、完善金融鏈、強化政策鏈、全力打造宜創宜業宜居智慧新城”的“四鏈一城”實踐路徑。出臺《鄭州高新區關于加快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對科技型企業貸款、金融機構引進、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進行政策支持。加快建設科技金融廣場,改善直接融資體系,目前累計入駐金融機構和科技中介機構40余家,注冊資金規模201億元,管理資金規模約700億元,基本實現天使、VC、并購等全周期股權投資服務體系。
謀劃搭建“一帶四智庫”體系,在政策研究專家分庫領導下,組建科創、產業、金融、城市建設4個子智庫,全面提升鄭州高新區政策創新能力,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
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加大民生投入,加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領域的投入,打造現代化高端的生產生活居住社交的環境和平臺。同時,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明天】
全力打造千億級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高新區加快推進中原科創谷核心區的規劃建設,不斷加大高端科創資源的招引力度,積極推進與中科院系統相關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中電六所等機構院校的合作洽談。
培育壯大“四個一批”。著力發展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培育一批創新引領型人才,建設一批創新引領型平臺,引進一批創新引領型機構,積極整合聚集各類創新要素,加快形成引領未來發展、支撐產業轉型的創新體系。
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建設。在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增加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專利質量,加強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深入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貫標等工作,不斷推進企業提高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水平。
全力擴大開放,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堅持以開放促創新,積極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對接,通過設立分支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模式,引進國際高端智力資源為高新區創新創業和智慧產業發展服務。
進入新時代,鄭州高新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千億級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為目標,聚焦智慧產業,建設智慧社會,圍繞產業鏈,布局科創鏈,完善金融鏈,強化政策鏈,著力發展更加宜創、宜業、宜居的智慧新城,努力在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進程中擔當高新責任、奉獻高新智慧、做出高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