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第一個中國旅游日誕生以來的八年,太多的事情或許已被我們遺忘。
這八年,是互聯網浪潮繼續刮向縱深領域的時代,更是技術創新帶來移動端快速發展并徹底革新我們的信息獲取、消費行為、支付方式、社交理念的時代。
吳曉波在《激蕩十年,水大魚大》中以“除非經由記憶之路,人不能抵達縱深”為序,開啟了他對中國經濟十年發展的剖析。遺憾的是,作為在十二五開局之時就被定義為中國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游業,依然沒有被列入中國經濟、產業變革的十年風云得到關注。
但,這個與互聯網、與大消費、與房地產……更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行業,這八年也是風云激蕩。每個旅游人身處其中,守望與抉擇,似乎從不曾辜負這個時代,也不愿被時代所辜負——
2011:高鐵與會展激活旅游業
首屆中國旅游日的主題被定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次月京滬高鐵的開通,縮短了這條路,帶火了沿途10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5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以及100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濟南 、滄州 、蚌埠 7個城市組成了“京滬高鐵城市旅游聯盟”,共同發力高鐵經濟。
也在那一年的秋天,西安世園會超額完成游客接待目標,以1544萬余人次的接待量創世園會歷史新高。園區演藝活動超過8500場次,拉動全市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也因此將辦節、辦會推動地方旅游的熱潮推向了頂峰。
然而,場館的后續利用也成為了包含上海世博園區在內的全國各地各類場館發展中的難點。
2012:史無前例的OTA價格大戰是江山一統的開端?
今天站在ITB上海展會論壇桌前意氣風發的OTA大咖們,是否還對六年前那場史無前例的價格戰心有余悸。多少昔日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變成了共結連理后的相敬如賓。
那年7月,攜程啟動了成立12年以來的首次大規模低價促銷,讓利總額達5億美元。緊接著,藝龍網高調宣戰攜程,“我們全部先打9折再減1元。”隨后,芒果網宣布投入8000萬元現金補貼,同程網也豪擲9000萬元參戰,悠哉網則推出了“八周年全場讓利8000萬”,將價格戰推向高潮。
后來,我們終于明白,那是攜程 “統一夢”的開始。兩年以后,攜程入股同程、途牛,再過了一年,攜程以37.6%股份成為藝龍第一大股東。后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去哪兒“歸順”,連藝龍和同程也在皇上主婚下“在一起”了。
曾經的硝煙四起、群雄割據,到攜程一統江山。這八年來,雖然老百姓不懂互聯網圈的721生存法則,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孫潔鞠躬道了歉又怎樣、你卸載了攜程app又怎樣,“殊途同歸“,你的錢終究還是要到攜程的財報里去的。
2013:旅游法能否救贖被宰的中國游客
殺雞取卵的宰客現象在中國屢見不鮮、屢禁不止,直到2013年4月25號正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游客以為自己從此就多了一層厚厚的保護膜,管理者以為經營者能有所忌憚。然而,我們都低估了中國涉旅終端從業者的復雜程度。你規范得了導游,還能約束每一個旅游景區大門外那些流動商販的言語和行為嗎?
于是,打臉的事情依舊層出不窮:香格里拉導游“不交錢刀架脖子上”、“女游客麗江騎馬不給錢遭毆打”等宰客惡性事件依舊頻頻。強迫購物、欺客宰客、驚人門票,這些年,這些亂象,變好了嗎?除了旅游法和部門的監管,旅游業涉及的方方面面又廣又深,怎樣的監管體系和架構才能真正成為合法旅游經營者和中國游客消費權益的保護傘?
2014:一元錢買得了門票但買不來一場旅行
OTA決戰移動終端的時刻從布局目的地戰略開始。2014年暑期的1元門票大戰,恰逢當時以麗江玉龍雪山為首的各大5A景區宣布門票價格上調20%后。廣大游客猶如酷暑逢甘露。門票作為移動端搶占國內休閑旅游市場的“入口”,成為當年OTA大戰的主戰場。
三年過去,無論是全線價格戰還是門票戰,又或是后來大舉進攻線下門店, OTA的戰爭大戲伴隨著后來越來越多的后起之秀飛豬、美團旅行的加入,加上馬蜂窩這樣以內容為賣點的分享平臺變身渠道商,高歌邁向國際的攜程是否還能靠砸錢來擁抱目的地端的半壁江山呢?
201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而景區摘牌、大蝦太貴、廁所太臟
那一年,一封充滿情懷的辭職信席卷了朋友圈,撩撥著多少人出去走走的神經。
然而,就在這一年,“艷遇勝地”麗江古城、“非誠勿擾”西溪濕地被嚴重警告,山海關景區5A資質被取消,國家旅游局這次看來是玩真的了。各大景區人人自危,自檢工作全面開展,保A創A如火如荼,拉動了脫胎于旅游規劃圈的又一個黃金業務——“景區創建服務”的誕生。
保A創A的首要任務被聚焦在廁所革命上。三年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5.7萬座,其中新建3.3萬座、改擴建2.4萬座,這個精準的數字讓景區在這場創建大比拼中,以廁所設計開幕,以廁所建成結束。
我想,這也是很多人,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廁所在解決個人剛需外,還有如此重大的意義。當然,這是一場文明的革命,只要我們不把文明曲解成了蹲位的尺寸。文明如廁的習慣比起廁所設施,要重要很多。在當時《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公布中,其實應該將不文明如廁游客黑名單制度首當其沖。當然,這個操作起來有點難度。
2016:小情懷與大鱷魚
情懷這個詞在2016年被徹底妖魔化,而安放這個詞的地方就叫民宿。全國各地的各類旅游業論壇上,談民宿必情懷,談情懷必民宿。你沒點情懷沒開個民宿,你都不意思出來混。就像屠夫怎么好意思去參加詩詞大會,吟詩作賦呢。
有賴于高漲的情懷,非標準化住宿行業發展迅猛,以民宿、公寓、客棧等非星級、非經濟型住宿產品服務為主要業務的平臺估計已經超過20家。
當然,大資本從來不講情懷。因為對大資本來說,彪悍的人生根本不需要解釋。
這一年,中國最大的旅游集團誕生、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誕生,而萬達以174.3億元旅游產業收入和高達37.1%的增長率告訴全國房企,“我”都要進軍全球旅游了,你們再不進來旅游圈玩,就徹底out了。
當然,一年之后萬達13個旅游項目的出售讓不少人懵圈、但也讓恒大憑借2年建15個童世界的雄心壯志,從此在旅游圈站了起來。
而對那500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主管部門來說,沒有什么比如何創建更焦灼的了。全域旅游是什么、全域旅游規劃怎么做、怎么執行、示范區建設怎么實施,學界思想火花燃燒、政界憂心忡忡,規劃界暗自竊喜。
這500家每家做一個規劃,每一個全域旅游規劃下面再有N個專項規劃,還不算后面前赴后繼、爭先恐后的示范區……于是,景觀設計公司、廣告公司、地產策劃公司,連旅游學概論都沒看過的,都一夜之間成了全域旅游專家。
前有草莽野戰部隊截留規劃蛋糕、后有大資本掘地三尺挖人才,上有政府渴望資金和運營支持,下有渠道商企圖借力布局目的地,那個曾經處在旅游產業鏈條最前端的、帶著濃濃書卷氣、“陽春白雪”的旅游規劃行業,被徹底拖入了這場旅游產業的整合之戰。不能免戰、無法免俗,無論是百人大企業還是十人小團隊,都給自己美美的戴上了“類甲方”的全程服務商帽子。然而,盛名包裝之下,真正的人才結構變革和營收來源變革,或許都尚未真正開始。
2017:從“床單門“到世界旅游的中國擔當
2017年的旅游網紅不是OTA,是酒店。洲際、希爾頓等數家五星級酒店不換床單、洗漱用具清潔不到位的問題被曝光后,國際連號酒店的新聞第一次超過OTA明星們。國人一直信賴的高端洋品牌實在讓人傷心。1萬多家星級酒店、800多家五星級酒店,是不是全部都是如此,這是所有消費者想要知道的真相。
就在該事件一周后,世界旅游聯盟(WTA)由中國發起成立,并將總部落戶杭州蕭山。中國開啟了在世界旅游舞臺上的更大角色與責任擔當。龐大的人口紅利和經濟的發展,使中國吸引了來自全球的高星級酒店、主題公園、住宿分享平臺等進駐。
然而,除了旅游貿易逆差外,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后的軟實力也能和國外保持在同一水平嗎?我們創造了世界第一的出境消費,能否也能在WTA推動下,創造世界第一的旅游監管體系和旅游服務環境?!也許那時,再來談世界旅游的中國擔當或許會更實際吧。
2018:詩和遠方
沒有什么比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更能成為2018年最熱門的話題。盡管2018年才剛剛過去5個半月,但毋庸置疑的是,詩和遠方帶給人們更多猜想和無限遐想。
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國共有25個省區市將旅游局改設為旅游發展委員會。伴隨著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從各省到各市縣,旅游發展委員會又將面對怎樣的挑戰和改革?
從全域旅游到優質旅游、從特色小鎮到鄉村振興,主管部門疲于消化政策、尋找答案而依然焦灼;企業緊跟時代、對接政策,一刻不敢耽誤; OTA火力全開,好戲連臺,或將沒有終局;IPO大門對旅企打開,掛牌新三板旅企摘牌潮頻現;
懷著5A夢的3034個4A景區、懷著優化夢的249個5A景區、懷著擴建夢的26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承擔著拉動地方旅游經濟的共同使命,一路向前。
場景、流量、內容、賦能……再多的新詞匯也無法概括和預言旅游業的發展和走向。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都看不清這條縱橫交錯的旅游產業鏈的全部。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國旅游業已經快要走出野蠻生長和過度感性的藝術時代,正在走進一個更加科學與理性的時代。在這一段風云激蕩的歷史中,你若參與、便是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