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高新區是在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伊寧邊境經濟合作區基礎上建設和發展起來的新型園區。伊寧高新區建設自治區級高新區,是邊合區進一步凝練發展目標、引領周邊區域、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伊犁州、全疆以及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目前,邊合區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自治區產學研示范基地4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3家,中國名牌產品4個、自治區名牌產品11個,成功列入科技部“萬人計劃”企業家1名,正在申報自治區級實驗室1家。2013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8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已達33%,預計2014年將達到40%。
積累、提升、跨越
目前,伊寧高新區被劃分為積累、提升、跨越3個階段。如今所處時間正是提升階段,這對伊寧高新區的整體發展起著關鍵作用。2012年至2013年被定義為積累階段,這期間是練好“內功”的時間,高新區完善各類產業規劃,梳理產業鏈關鍵環節發展缺失,匯聚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載體的建設,制定大幅度扶持政策措施,提升高新區發展優勢;提升階段被劃定在了2014年至2015年,這期間,將依靠內生和外引兩條腿走路,抓住重點項目,做大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圍繞龍頭企業,加快主導產業的產業鏈建設,培育一批有潛力的高成長性企業,促進新型研發組織和產業組織建立,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高新區發展能力顯著提升;2016年至2020年將是跨越階段,這段時期將提升園區發展效率,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提高園區品質,加快產業鏈往兩端延伸,逐步淘汰低端產業,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科技創新,形成重要的經濟驅動力,加強品牌和文化建設,注重綠色發展和社會民生,實現和諧發展。
現代高新技術發展,帶來了產業組織模式和產業創新模式的革命性變化,產業集聚和集群式發展成為越來越多產業快速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快速獲得競爭力的主要途徑。伊寧高新區積極引導了高新區產業集聚趨勢,推進高新區產業向集群和創新型集群發展。高新區通過產業鏈招商、集群要素匯集、政策激勵和引導等舉措,加快生物科技、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材料、先進制造等產業聚集培育,逐步向集群生態演化。部分產業的集群特征已經比較明顯,龍頭企業領跑、中小企業配套的集群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集群的創新活力也快速激發出來。
邊合區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效應正在逐步凸顯,形成了以安琪酵母、天藥生物、紫蘇麗人等為主的現代生物產業,以新天煤化工、慶華煤炭分質綜合利用多聯產項目為主的新能源產業,以榮能建材、恒輝陶瓷、亞泰恒基為主的新材料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動力初步形成。
高新區以共建產學研示范基地、研發與技術檢驗中心以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模式,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長期合作機制,逐步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合作平臺,提升高新區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競爭能力。
例如,伊犁天藥生物是自治區“產學研聯合開發示范基地”,它與國內有關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芳香農業研究院,承擔了國家級薰衣草課題6項,進行了薰衣草相關技術研發,取得國家專利技術5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自治區新產品2項。
新疆伊犁盛康糧油公司建設了小麥研發中心,開展了“新疆優質小麥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聯合項目技術依托單位自治區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以及鄭州糧食科學研究院、鄭州琥珀制粉技術公司等,主持完成了適應南北疆不同生態區種植的高產、優質、多抗的強筋、中筋、中弱筋、弱筋冬春小麥新品種9個;制定和發布了3項優質、高產、綠色小麥栽培技術規程,2項專用粉生產標準。首次提出適用于不同品質類型優質小麥定級分等快速檢測技術,全國首創高蛋白、營養強化、綠色專用粉配麥配粉技術,取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9項國家相關證書,是產學研合作創新的受益者。
新疆伊犁百信草原蜂業有限責任公司(高新產品認證企業)與中國蜜蜂研究所、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石河子大學、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技術合作單位,聯合設立了“蜂產品產學研示范基地”。同時,成立面向蜂農進行科技指導的“天山養蜂業綠色有機聯盟”,進行產學研用多方合作,內引外聯開發了多項行業高新技術,有效促進了當地特色蜂業優勢資源的轉化,加快了傳統蜂產業的高新化進程。
高新區:發展地、未來地
伊寧高新區發展特色新能源產業的重點放在了風電與光電技術組合應用、綠色節能照明、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
伊寧高新區將大力吸引開展風光互補發電照明研發和應用的企業,堅持“超越照明”的發展路徑,將半導體照明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創造超越傳統照明功能的新產品。進一步穩定技術,降低成本,開拓新產品、新應用和新市場,實現高價值及多功能的照明系統和照明解決方案。同時,將扶持高新區企業開展照明系統和解決方案的研制與開發,將半導體照明硬件與嵌入式軟件共同開發,為照明系統解決方案提供最佳的實施條件,進而推進州直綠色照明產業的快速發展。此外,還將重視新能源產業鏈發展特色,既抓住產業鏈關鍵環節打造核心競爭力,也重視產業鏈其他環節的企業引入,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集群。新能源投資方向將突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地熱利用、煤的潔凈利用等。
今年年初,邊合區邀請與國際、國內資本市場關系密切的相關單位為高新區重新修編產業規劃,經過多輪實地調研考察,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制定了較為科學的《伊寧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生物科技類、電子信息類兩大產業發展方向,生物農業、生物醫藥、生物制造三大主導產業,新能源、生物環保兩大輔助產業,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多語言軟件四大機會產業。目前,規劃終稿修訂基本完成,招商規劃初稿已完成。
今年4月中旬,高新區中小微企業創業園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規劃用地150畝,分兩期開發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建設6棟兩層標準化廠房、服務中心及配套基礎設施、道路建設等,投資8000萬元,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目前,6棟標準化廠房已建成,并與新疆東隆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伊犁尚城電器有限公司和江蘇星博集團等6家企業簽訂了入駐協議,項目投產后可帶動就業450余人。
今年6月,邊合區與北京國杰老教授科學技術咨詢開發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邀請相關領域著名學者組建智囊團,為邊合區、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戰略咨詢服務,通過整合資源,為邊合區提供考察、學習及戰略合作機會。9月,通過國杰研究院對接,邊合區相關領導、干部到中關村參觀學習,深入了解中關村的發展歷程、先進理念和工作方法,并重點對生物科技類、電子通訊類等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考察和調研。
明年,伊寧高新區將完成園區各項軟硬件基礎配套設施,3月底前完成商務辦公樓裝修改造,實現電子商務的各項辦公環境達標,完成中心機房的寬帶接入與服務器架設,實現園區WiFi全覆蓋的免費接入;面向全國啟動招商工作,4月底前完成入駐電子商務相關企業30家,聯合淘寶大學、老A電商學院等知名機構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工作,使大學生創業及教學實習基地開通使用;搭建“絲路通”跨境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建設,6月底前完成園區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營,讓園區的電商企業加入便捷的中亞貿易通道;還將在園區完成科技創新孵化器、大學生苗圃的建設,10月底前在科技孵化區引進科技創新型企業20家,協助、引導在園電子商務科技企業完成相關專利、著作權、版權的申請30件,幫助100名以上大學生進駐園區內的大學生苗圃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