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近日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農業“新六產”發展,提出到2020年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300個。
《意見》指出,威海市推進農業“新六產”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新業態增加值在農業增加值中的比重明顯提高,培育農業“新六產”省級示范縣3個以上。到2020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2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達到280家,家庭農場示范場達到80家,培育農業“新六產”省級示范主體20個以上。特色村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框架基本形成,到2020年建成市級“新六產”特色小鎮18個,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0個,爭創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處以上。
《意見》提出了推進農業“新六產”發展的五項重點任務。
培植農業“新六產”新型業態。培植終端型業態,立足農產品的開發生產與加工增值,在產加銷一體化的基礎上,前后拉長產業鏈,形成全鏈條發展模式,構建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從初級農產品到終端消費無縫銜接的產業體系。培植體驗型業態,立足農業多種功能的挖掘與拓展,促進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構建集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培植循環型業態,立足農業廢棄物和加工副產物的資源化利用,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構建生態保護與效益并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新體系。培植智慧型業態,立足科技進步和模式創新,發展智慧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
培育農業“新六產”帶動主體。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引導家庭農場與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產品對接、要素聯結和服務銜接。提高農民合作社規范化水平,到2020年,農戶參加合作經濟組織的比重達到60%以上。培育壯大龍頭企 業。到2020年,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
搭建農業“新六產”發展載體,推進特色村鎮建設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到2020年,創建省級美麗鄉村連片示范區15個,創建市級美麗鄉村連片示范區30個。到2020年全域美麗鄉村標準化覆蓋率達到75%以上。
完善農業“新六產”發展利益聯結機制。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之間聯合與協作,形成穩定聯結關系。
健全農業“新六產”發展服務保障體系。加快內引外聯步伐,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強化人才科技支撐,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制定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全面規范服務行為,爭創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縣3個以上。持續擴大威海刺參、榮成海帶、乳山牡蠣等品牌影響力,爭取3年內培育區域公用品牌40個以上、知名企業產品品牌70個以上。到2019年底前,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服務范圍覆蓋所有涉農鎮(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