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兩年多來,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為中國制造業帶來機遇與挑戰。
10月12日至13日,記者在全國網絡媒體看株洲活動中,探訪了我國先進制造業聚集區之一——株洲·中國動力谷,追尋這個老牌工業城市以“智造業”重新崛起、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足跡。
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第二展區中,展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的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組裝車間的圖片引人駐足。這是湖南省株洲市“中國動力谷”在世人面前的又一次驚艷亮相。
此前,我國首列商業化運營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我國第一型完全自主研制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渦軸“玉龍”發動機、國內首條8英寸IGBT專業芯片生產線……來自株洲的核心技術和產品一次次刷新紀錄,獲得世界矚目。
株洲是國家“一五”“二五”時期重點建設的8個工業城市之一,誕生了新中國第一輛電力機車、第一枚空空導彈、第一臺航空發動機等190多個我國工業史上的“第一”。同時,作為國家工業老城,株洲一度沿襲“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陷入生態環境惡化、經濟增長乏力的困境。
2013年以來,擁有“中國電力機車的搖籃”、“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特色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等標志性名片的株洲,凝聚自主創新力量,匯聚產業要素資源,充分發揮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優勢,全方位轉型升級,著力打造“中國動力谷”,成就斐然。
軌道交通:中國制造走出去的“代表作”
當你拎著行李踏上遠行的列車,可否想過,是什么帶動你乘坐的列車向前飛馳?
牽引電傳動系統,是使電力機車持續發力、高速運行的“心臟”。
今年9月,“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350公里時速運營,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復興號”的“心臟”——TQ-625型牽引電動機就誕生在株洲,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株機”)研制。
“動車、高鐵、城軌、地鐵、磁懸浮列車,”中車株機牽引電機事業部經理王長江告訴中國網記者,“只要是軌道上跑的,都有我們的產品。”
占地4萬平方米,生產全國70%、全球30%的軌道交通的核心零部件,在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電傳動生產制造車間。據公司制造中心黨總支書記潘自強介紹,這里有國內首條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生產線,可以通過批量化定制生產,實現傳統作業無法實現的目標。
聚集了中車株機、中車時代電氣等300多家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株洲軌道交通產業產值占國內全行業的33%,是我國首個突破千億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
在馬來西亞、伊朗、哈薩克斯坦、南非、埃塞俄比亞以及塞爾維亞等國家,鐵路運輸的主要牽引力量均來自株洲。
目前,株洲研發生產的軌道交通產品已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制造走出去的“代表作”。
通用航空:入選首批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
當前,我國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業,通航產業已經迎來“黃金時代”。
不同于民航運輸,通用航空主要針對特殊的航空飛行需求,比如農林播撒、緊急救援、警用醫用,也包括經營性的商業用途。
今年年初,株洲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株洲航空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科研實力強,是我國唯一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基地。通航產業鏈條長、輻射廣,是株洲·中國動力谷的一大支柱產業,全年航空產業產值突破110億元。
株洲企業自主研發的載人輕型飛機和無人機,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山河科技公司開發的“山河SA60L”,成為首個獲得民航局適航認證的民族自主品牌輕型運動飛機。
“近年來,株洲航空產業體系日趨完善,整機制造、航空配套產業加快發展,先后引進了山河科技輕型飛機、南方宇航高精傳動產業等項目,聚集了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涉航企業51家,中小航空發動機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株洲市副市長何朝暉說。
新能源汽車:“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踐行者
近年來,我國新經濟、新動能蓬勃興起。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新經濟在工業領域的一個標志性行業。
在“中國動力谷”的規劃中,株洲以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支持企業打造全球領先的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是中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踐行者。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目前國內純電動乘用車產業規模最大的汽車企業。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號召,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株洲基地積極開發新能源汽車項目。現階段,北京汽車株洲分公司四大生產車間生產線已具備新能源車輛和傳統汽油車共線生產的能力。
今年7月18日,由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車電動”)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12米智能駕駛客車在株洲發布。試驗中,司機全程雙手不用接觸方向盤,客車自動完成了牽引、轉向、變道、超車、停車等動作,最高時速達到40公里。
記者獲悉,中車電動具備年產新能源客車整車1萬輛、動力系統總成及關鍵零部件2萬套的能力,打造了國內獨一無二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
據統計,2016年,株洲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1.1萬臺,銷售收入達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