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唐山市把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戰略任務,緊緊圍繞“發展文化產業助推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這一主題,依托特色文化資源,明晰發展定位,推進重點項目,實施文化產業發展提速工程,文化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目前,全市在建、擬開工和正在做前期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165項,計劃總投資1109.66億元。
整合資源,明確布局定位。打造七大業態十大鏈條。
依托獨特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我市進一步明確了以“文化立市”戰略為引領,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助推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加快推進文化產業與三次產業深度融合、互動發展,整合歷史文化資源,突出工業文化特色,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努力將文化產業打造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主要目標;按照山、海、城、鄉“四帶多點”的框架,重點打造北部長城文化產業帶、東部灤河文化產業帶、中部工業文化產業帶、南部海洋生態文化產業帶的“空間布局”;突出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品牌化,依托城市定位及資源條件,重點培育發展現代傳媒業、影視制作業、休閑娛樂業等“七大業態”,著力延伸工業文化、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十大鏈條”的“發展定位”。堅持一地一品,大力推動縣域文化產業發展,初步形成了傳統優勢產業進一步突出,新興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的新格局。
突出特色,推進項目建設。《龍道》等劇9月起陸續開拍。
近年來,我市堅持實施特色戰略,發掘自身優勢,注重錯位發展,積極“謀劃一批、儲備一批、招商一批、實施一批”文化產業項目。
著力打造一批工業文化項目。依托深厚的工業歷史底蘊,支持傳統工業企業實施產業結構轉型和“退二進三”,利用老工業廠房改造等形式,推動文化與第二產業融合發展。目前,開灤國家礦山公園一期中國北方近代工業博覽園已經建成,二期老唐山風情小鎮正在加緊建設。繼2009年開灤博物館對外開放以來,位于地下60多米古巷道遺址的井下探秘游和利用20世紀初舊廠房設計改造的KMA開灤魔力之地又成為新的亮點。目前,園區正在挖掘打造百年達道工業遺址、近代工業影視拍攝基地、中國“路礦之源”和“蒸汽機車小鎮”等項目,繼續開發盤活老工業遺跡,拓展礦業文化衍生產業鏈。啟新1889文化創意產業園兩橫三縱路網,四大街區建設已經完成,五大主題體驗區已完成80%。中國水泥博物館于2011年8月對外開放。目前,園區1.5萬平方米的創意空間已有“在水一方”水下攝影基地、1889創意公社、藝術家工坊等一批文化創意項目入駐。
重點建設一批歷史文化項目。充分依托歷史積淀,促進文化與第三產業深度融合,完善提升清東陵文化旅游、景忠山綜合開發項目,突出建設了唐津運河唐人街、灤州古城、唐人文化園、曹雪芹文化園等一批歷史文化項目。
突出培育一批地域文化項目。依托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提升品牌價值,重點培育了青山關、遷安長城國家公園、唐山灣國際旅游島、玉龍灣滑雪小鎮、遵化紅木雕刻、遷安手工書畫紙等一批地域文化項目。組織實施一批影視精品項目。在組織實施了電影《唐山大地震》、電視劇《節振國傳奇》《鐵肩道義》等一批影視精品的基礎上,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以唐山在中國近代工業史上“五個第一”為題材的五部大型電視連續劇為重點的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從9月份開始《龍道》《黑鳳凰》《幸福雙行線》和《唐瓷人家》等將陸續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