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閉幕。烏魯木齊市委宣傳部獲優秀組織獎、 烏魯木齊展團獲優秀展示獎。
深圳文博會是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此次是烏魯木齊展團第八次參加深圳文博會,烏魯木齊展團以“魅力亞心、創新之都”為主題,34家企業帶來7大類近300種產品參展。分文化創意產業、美玉服飾文化產業、文化科技創新產業、體育旅游文化產業等六大展示區。
規模數量逐年擴大、內容模式日益豐富、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深圳文博會上亮相的烏魯木齊展團可謂首府文化產業的一個縮影。
跨界融合 提升發展質量
通過圖像識別RI技術實現互動體驗、蠟染艾德萊斯系列禮服……行走在深圳文博會烏魯木齊展館,各色“文化+”產品讓人應接不暇。正是憑借“文化+” 所帶來的產業價值鏈、快速成長方式與輻射力,烏魯木齊文化產業實現了多元化發展。
新疆觸彩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在現場展示了一本幼兒圖書。工作人員講解如何將玩具分類時,將手置于“幻影仿真體驗裝置”上,伴隨著手的移動,屏幕上就會出現“玩具歸類到不同箱子里”的動畫視頻。
公司運營總監劉楊說,通過提供視覺藝術、數字體驗、空間設計等多維度跨界整合服務,在地產、旅游、金融等多領域,提供一站式數字新媒體視覺解決方案。
去年文博會上,烏魯木齊金縷舞美服飾文化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ASPARA時尚機構簽約,項目包括新疆及中亞民族風情中高端成衣研發設計、生產與進出口等。
烏魯木齊金縷舞美服飾文化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李丹陽說,項目落成后,雙方可搭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服裝設計師聚集平臺,開辟新疆直通中亞、歐洲的高端成衣出口通道和新疆及中亞民族風情中高端成衣研發設計平臺。
文化創新 增加產業附加值
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
從烏魯木齊展團展出的文化創意產品中,可以感受到文化創意產業日益蓬勃的發展態勢。
新疆奧樂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此次帶著200多件藝術品和手工藝品來到深圳,這些作品都是哈薩克族特有的手工藝品。
此次參展的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庫布孜,全部由山羊角打制而成。新疆奧樂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加娜古麗·朱馬太說,庫布孜是哈薩克族諸多樂器中最古老的一種,以前是木制的,現在通過山羊角手工制作,易于保存的同時,音色也愈加渾厚。
西域神游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張國靖對色彩艷麗的少數民族刺繡作品著迷。她將少數民族刺繡圖案融入設計中。此番參展,印有喀納斯風景、奔騰駿馬、石榴花、維吾爾族建筑元素等紋飾的包有一百多種。張國靖說,希望通過具有實用性的物品作為載體,通過創意來體現新疆的文化底蘊。
用新疆特有的寶石,比如碧璽、海藍寶石、瑪瑙、水晶,結合油畫以及工藝美術的技藝,呈現于世人面前,這便是富有質感的寶石畫。此次,寶石畫的創作者耿疆帶來了六幅系列作品《甜美的日子》及中亞民族風情中高端成衣研發設計、生產與進出口等。
烏魯木齊絲路拾香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兒童畫風格圍巾受到參展商的青睞,“實現從傳統的單一文化產品到多元化發展,增加了產業附加值與競爭力。”公司經理韓瑋說。
文化資源 碎片化到集聚效應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了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地位,文化部提出將以文化先行方式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為新疆文化產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在這一背景之下,烏魯木齊市出臺了《關于促進文化體育產業發展的若干舉措》。其中包括設立文化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享受稅收優惠等,這意味著首府文化體育產業將迎來新機遇。
目前,烏魯木齊市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5家,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51家。
烏魯木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先勇說,文化產業為新疆多元文化注入現代元素,首府文創企業利用深厚文化資源,培育文化品牌。目前,烏魯木齊文化企業開拓出了一條質量型、內涵式文化產業發展道路,文創產業正在向集聚化、規模化的發展格局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