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局以建設國內一流濱海城市為目標,不斷健全完善規劃編制體系,提升規劃設計水平,為促進城市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有力支撐。”在9日舉行的“面對面話環境,心連心促發展”活動中,煙臺市規劃局副局長王有舉如是說。王有舉表示,煙臺的城市規劃思路為,實施藍色發展戰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打造特色文化名城。
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著力完善城鄉規劃體系
“規劃部門首先必須抓好涉及長遠發展規劃的修編。” 王有舉說,在已呈報國務院審批的2006版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修編完成了2011版總規。開展城市空間發展研究,編制完成了“十二五”城市近期建設規劃。高起點推進東部新區規劃編制,推動“一極領先”戰略順利實施。
此外,規劃部門還加大專項規劃編制力度,先后組織編制了軌道交通線網、市區路網優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20余項專項規劃。
據介紹,規劃部門對30余個重要區片控規進行了修編,完成了市區黃金海岸線、外夾河東岸等210多個城市設計和修建性詳規,提高了市區近期建設范圍內詳規覆蓋率和實用性。先后完成了潮水國際機場、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市科技廣場、勝利小區、華潤中心以及市區停車場、公交場站等410余項重點工程和為民實事項目的規劃設計與服務工作。
今年以來,規劃部門按照全市“工作落實年”和“加快城鎮化發展”的總體要求,在對原有規劃全面審視和梳理的基礎上,分五個層面啟動修編110項規劃,著力構建以總規為核心、控規為主體、專項規劃為保障、重點片區規劃和城市設計為支撐、城鎮體系規劃為紐帶的規劃全域覆蓋體系。
圍繞凸現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著力提升規劃設計水平
“樹立精品意識,全面放開規劃設計市場,堅持選用一流專家院所、設計一流規劃成果。”這是煙臺規劃部門在城市規劃方面堅持的一個原則。
規劃部門先后邀請劉太格、何鏡堂、阮儀三等國內外大師來煙參與規劃建筑設計。深入挖掘開埠開放的歷史文化內涵,啟動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其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目前已通過省政府和國家評估組審查,正待國務院批復。
此外,在城市規劃中,還注重體現了地域特色,并且抓好對細節的精雕細琢,努力讓城市建筑成為凝固的音樂和立體的畫卷,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圍繞維護規劃實施的嚴肅性 著力強化規劃執法力度
煙臺規劃部門修訂出臺了加強市區違法建設整治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各區政府和相關部門整治違法建設的工作職責、執法程序和保障措施。
在強化規劃巡查和動態監控,堅持做到對所有在建工程全過程監督檢查的同時,還大力推行項目法人約談、媒體曝光、全方位監控、多方聯動執法等制度,做到規劃管控無縫隙、全覆蓋。
2009年市規劃執法支隊成立以來,市區范圍內共查處違法建設551處,強制拆除280余處。下一步,規劃部門還將會同各區政府計劃用一年左右時間,集中組織開展違法建設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清理283處歷史遺留違法建設,切實維護城市建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