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民政部公布的數據,目前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億,這意味著,如何養老已成為許多人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近年來,攀枝花大力推動養老服務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已初步探索出五種業態先進的康養發展模式,為“中國式”養老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
“離家不離親”的方式
打造康養樂園溫馨如家
“住在這里不光生活無憂,還有良好的醫療護理服務,豐富的文化生活,我覺得‘康養樂園,溫馨如家’就是對它最貼切的概括。”昨(13)日,在東區菩提養護院,86歲的楊秋芳老人樂呵呵地說。
2015年3月,菩提養護院建成投用時,楊秋芳老人去體驗了一下,這一體驗,就讓她愛上了那里。今年,住得滿意的老人還專門制作了一面錦旗送給養護院,上面寫的就是“康養樂園 溫馨如家”8個字。
記者了解到,菩提養護院走的是“離家不離親”的路線,為居家的老人提供多項上門服務,為社區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為入住老人提供24小時全方位專業照料服務。養護院與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建立了醫療“綠色通道”,醫院每周派出醫生來院巡診,針對不同病史的老人實行專人負責,隨時監控,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會診并與家屬溝通。
養護院聘請了專業營養師制定老年營養食譜,菜品每天不一樣,菜譜每周一輪換,對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老人實行特殊餐飲……此外,養護院開辦了興趣、健康、養生等講座,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老人,組織護理人員陪老人聊天、散步,開展唱歌、朗誦、書法、繪畫、游戲、市內旅游、手工制作等活動,讓老人們老有所樂,心情愉悅。
撬動143億民間資本
探索出五種康養模式
“年底前,將開工建設德銘菩提苑,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中國西南片區養老養生產業的示范社區。”昨天,德銘·菩提置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公司已建成投用的菩提養護院、阿署達菩提陽光康養莊園運行良好,入住率達到80%以上。年底前,公司將全面啟動菩提苑項目建設,該項目預計投資10億元、將建養老公寓976戶、養生住宅965戶。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攀枝花市首個立體文化養生苑區,西南片區產業帶的首個示范工程。
東區幸福記憶養護院準備再建設一個規模在200—300個床位的養護院,目前正在選址洽談中。“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陽光康養產業發展,全力支持和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因此我們對發展前景很有信心。”該養護院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出臺了多個支持、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的意見和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支持養老產業發展,有效激活了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的市場熱情,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和社會資金投資我市的養老服務業。目前,已累計撬動各類民間資本143.43億元,成功探索出“臺灣模式”“日本模式”“歐美模式”“大型康養機構模式”“康養綜合體模式”等五種國內外先進業態康養發展模式,在服務理念和服務水平上達到國內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