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發布了《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明確了全市66個重點產業園(聚集區),成華區的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三個產業集聚區名列其中。
著眼于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三大集聚區立足區域產業基礎,功能布局各有不同。目前,以文創、新經濟和樞紐經濟三個主導產業為依托,成華區正在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打造“文旅成華”,奮力建設“中優典范”區奠定強大的產業支撐。
其中,位于成華區東北部的大龍潭片區產業路徑也已明晰:以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產業為主攻方向,聚焦通信技術、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等新興領域。通過推動科技創新,促進跨界融合、產業升級,全力構建集科技研發、成果應用、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新經濟產業鏈,打造千億級新經濟產業集群。
“兩軸三區”優布局
新經濟產業集聚區提品質
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位于成都市成華區大龍潭片區,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規劃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立足區域條件和產業基礎,聚集區明確了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為重點的新經濟產業。
千億級產業航母起錨,必須要有足夠的發展自信。該集聚區毗鄰電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學、西南財大天府學院等11所院校,為支持新經濟發展,培育產業新動能,提供了人才資源和技術要素供給。
在通信技術領域,區域集合了成都航天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四川北斗導航應用技術有限公司為骨干的電子產業集群。作為成華區與航天通信集團共同打造的以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專網通信、通信裝備研制、軍民融合通信技術、軍用通信指揮系統等為發展龍頭的多科學研究中心,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的落戶,為集聚區內數字經濟的騰飛提供了“最強大腦”。以智慧海派移動終端項目為支撐,一個占地1800畝的航天通信智能制造產業園將在這里拔地而起。
而長期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的集聚,帶動了產業層次的提升,為園區內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億元,工業投資完成5.6億元,地方稅收完成2.2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9%。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園區內明確了“兩軸三區”產業布局,“兩軸”即航天路數字經濟軸、華月路平臺經濟軸,“三區”即環航天通信智造平臺區、環龍潭水鄉高科技服務平臺區、環華月路創新平臺區。以通信技術和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實行招大引強,促進項目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加快構建集科技研發、成果應用、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新經濟產業鏈。
新引進落戶的智能制造標桿項目成都智慧海派設計效果圖。
科創項目扛鼎
千億級新經濟產業集群提層次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是城市正常運轉的關鍵支撐。
而產業的發展,突出體現在項目的帶動上。構建新經濟產業集聚區,成華區正圍繞主導產業“招大引強”。數字經濟方面,尤其重點突破以通信技術為基礎的電子信息產業。作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軍民融合高科技企業,智慧海派“西進”的落腳點就選在了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為構建千億級新經濟產業集群注入了新的活力。
占地約500畝,總投資預計35億元,成都智慧海派智能終端產業園已簽約落戶。一期過渡廠房項目近期即將正式投用。旨在打造移動通信終端設備、通信裝備等產業集群,投產后,預計年內實現產值12億元。二期智慧海派成都標準化廠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20年投產后預計年產值80億元以上。
在園區內,一個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的四川檢驗檢測創新科技園也即將全新亮相。
作為一個高科技產業服務平臺,檢驗檢測認證特色樓宇集聚多領域專業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接件窗口、辦事處、檢測實驗室、技術中心、辦公總部等入駐。圍繞集聚區內的通信電子等主導產業,將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精密儀器、智能制造元器件等的檢驗檢測,直接為園區的新經濟產業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形成入駐帶動效應,加大加粗產業鏈條。園區可同時容納上百家企業入駐,目前已有國內外30多家國內龍頭企業表達了入駐意向。“未來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億元稅收樓宇。”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大力引進行業龍頭、研發機構、公共技術平臺、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關聯配套項目,從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生產生活環境等方面入手,強化產業鏈配套協作,構建強勢的產業生態環境以及政策集成、產業集聚、功能集中的產業生態圈。
瞄準市場“痛點”
激活創新要素 千萬重金獎勵優質企業
支持新經濟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進一步推進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創新要素供給方式。
作為國內智能制造領域另一家龍頭企業,成都成焊寶瑪焊接裝備工程有限公司是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中的一家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主的企業,多年來一直專注于汽車工業系統集成領域。其中,“成都造”神龍汽車的“白車身”就是由他們來生產的。
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他們的生產線上,已經實現了從抓取到焊接到搬運全過程機器人操作。今年三月公司對原有的設計部門進行了升級,成為集研發和設計為一體的大部門。他透露,目前行業正在朝著無人工廠方向發展,他們有意聯手廠商,對焊裝車間設備進行遠程診斷和智能維護。如果說企業發展缺什么,上述人士坦言,“還是缺人才,尤其是技術復合型人才。”
對于企業發展的“痛點”,從園區乃至政府層面,也精準地捕捉到了。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將從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升要素供給效率,全面保障園區內重點產業項目的推進落實。目前已出臺了《成華區關于促進新經濟產業集聚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對于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科技研發項目,經認定后,給予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的一次性補貼。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億元或以上的,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的一次性補貼。專家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創辦新經濟企業,經評審認定后給予300萬、200萬、150萬元的項目資助。
【產業招商導則】
主導產業:
以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為重點的新經濟產業
發展重點:
1、數字經濟。包括但不限于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和圖像通信的通信技術;增強現實技術、量子計算機和仿生計算機的人工智能;智能傳感和電子編碼產品的物聯網產業。
2、平臺經濟。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城市大數據平臺和協同管理系統的智能制造平臺。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和信息安全服務的高科技服務平臺。知識產權相關服務和專業人才服務的創新創造孵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