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13日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計劃提出,到2020年,營養法規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營養工作制度基本健全,省、市、縣營養工作體系逐步完善,基層營養工作得到加強;食物營養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傳統食養服務日益豐富;營養健康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重點人群營養不良狀況明顯改善,吃動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普及,居民營養健康素養得到明顯提高。
此次計劃的發布是我國實現食物營養健康產業戰略的重要舉措,綱要不僅制定了我國今后一段時間的健康產業發展目標,同時對食品健康問題更加關注。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中央在不斷加大監管力度的情況下,更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予以規劃,為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農林牧漁等基礎產業以及食品加工和安全檢測等行業未來有望從政策中受益。
計劃提出,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加大力度推進營養型優質食用農產品生產。編制食用農產品營養品質提升指導意見,提升優質農產品的營養水平,將“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在同類農產品中總體占比提高至80%以上。創立營養型農產品推廣體系,促進優質食用農產品的營養升級擴版,推動廣大貧困地區安全、營養的農產品走出去。研究與建設持續滾動的全國農產品營養品質數據庫及食物營養供需平衡決策支持系統。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型升級,“大健康”已經由過去單一的醫藥包括醫療、康復、器械和保健等產品生產和制造行業縱向延展至健康管理、健康護理、健康咨詢等服務性產業,再橫向延展至外圍環境保護與治理、體育鍛煉、健康保險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