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鎮積極探索農業農村發展新模式,不斷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以恒青源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為載體,積極探索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提升農業發展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洛河鎮恒青源現代農業示范園項目計劃投資1.18億元,占地2300余畝。該項目以高效農業技術應用為依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結合高端種植、鄉村風情觀光、休閑采摘、民俗旅游、民俗居住,打造集游覽、觀光、采摘、居住、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美麗洛河”建設助推田園綜合體發展
今年以來,洛河鎮深入推進“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洛河”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生態環境,助推“田園綜合體”發展,主動探索鄉村振興的新道路。
據悉,洛河鎮今年先后開展了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月與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殲滅戰活動,重點治理建材企業與畜禽養殖污染。通過整治,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的養殖場不見了,企業規范了,噪音粉塵不見了,在恒青源的田間走一走,空氣清新、天高云淡,生態養生的富氧倉似乎就在身邊。
此外,洛河鎮以落實“河長制”為重要抓手,深入實施“清河行動”,打造了一條條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水系景觀帶,隨著水生態的改善,為基地中仙蘆漂流、休閑垂釣、蓮藕與泥鰍混養項目建設提供了保障。借勢暢美道路和道路沿線環境治理提升行動,路面變寬了,變平了,變美了,從城區到基地的時間也縮短了,路途即旅途。
“之前,出了門口就是私搭亂建,路不像路,河不像河,現在好了,在這里上班更舒心了,來旅游觀光的人肯定也會更多,這樣也就不愁小康了”,在恒青源工作的崔運軍告訴記者。
釋放改革紅利,打造高效現代農業
恒青源現代農業項目位于洛河鎮崔家莊村,該村是洛河鎮第一個完成股份制改革的村,結合整村的土地流轉,鼓勵村民以土地入股股份制合作社,以股份制合作社整體入股項目,每年收取租金與分紅。項目為農戶提供在家門口的就業機會,解放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村民收入。
洛河鎮是農業大鎮,各類大棚眾多,有“莒北菜籃子”之稱,但卻多為中低端的溫室大棚,與現代農業發展趨勢相違背。該項目引進了國內領先的裝配式雙層日光溫室大棚和椰糠無土栽培技術,配套建設了水肥一體化項目,打造現代農業樣板,用以帶動全鎮的現代農業發展。
所引進的椰糠無土栽培技術具有清潔、無污染、無病蟲害、通透性好等優點,從根本上解決了土壤的破壞和污染問題,收獲的蔬菜可達到有機認證標準,在滿足基地自身需求的同時,打造有機蔬菜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邁向高端現代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