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旅游產業轉型發展大會召開,欒川在會上作典型發言,介紹該縣在旅游產業轉型發展方面的工作經驗。
目前,欒川境內有2個5A級景區和5個4A級景區,發展旅游專業村35個,農家賓館1178家,旅游直接從業人員3.2萬人,間接從業人員13.4萬人。2016年,該縣累計接待游客122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2.5億元。當前,全省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幕已經拉開,作為全國首批旅游業改革先行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區,欒川旅游正大步走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
改革創新先行先試
今年8月,欒川縣策劃舉辦了“自駕游欒川,高速全免費”旅游扶貧公益活動,活動期間,累計接待游客11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6億元,成功走出“旅游+交通+扶貧”的新路。
同時,管理體制在不斷創新。近年,欒川縣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下設承擔具體工作職能的旅游工作委員會,形成縣旅發委牽頭抓總、縣旅工委具體執行的旅游管理體制;在國內率先成立縣級旅游警察大隊,目前欒川正在謀劃成立旅游綜合執法大隊、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著力構建“1+3+N”旅游管理新模式。
此外,近年,欒川緊緊圍繞叫響“奇境欒川自然不同”目的地品牌,推出系列營銷活動,旅游市場熱潮不斷。
緊抓項目放大格局
近日,《重渡溝國家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未來,這個涵蓋了4個鄉鎮6個行政村、總規劃面積約121平方公里的旅游度假區,將為欒川全域旅游的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這是欒川近年緊抓項目,放大全域旅游格局的體現。
當前,欒川正在實施五大工程:實施全景欒川生態環境提升工程,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山水之城,其中包含全域水系項目、全域綠化項目、5A縣城景觀提升項目等;實施全域旅游交通體系建設工程,構建“城景快捷通達、景區環線串聯、指示標識完備、停車服務配套”的立體化全域旅游交通網絡;實施核心景區提升工程,包含老君山、龍峪灣等景區深度開發項目,重渡溝國家旅游度假區項目等;實施投資60億元的中院旅游度假、養生休閑、風情小鎮綜合體工程;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按照“旅游景區+風情小鎮+特色農莊”模式,打造鄉村旅游度假區,實現“一鄉一品、一村一品”,推進欒川旅游全域化、差異化。
融合發展謀求新路
近年,地處伏牛山腹地的欒川縣石廟鎮七姑溝正在經歷一次蝶變:溝內的龍潭、觀星和楊樹坪3個村的1200余戶農戶人均耕地只有0.3畝,生活一直不富裕。如今,生態旅游激活了整個溝域,溝里的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蟠桃山、龍潭水庫相繼被開發,這3個村莊全部被納入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污水收集處理、欒川大愚文化產業園項目、觀星休閑農業及星宿文化產業園等一大批項目正在建設中……
這種“旅游+溝域經濟”的融合模式,已經成為欒川旅游經濟的新動力。
不僅和溝域經濟相融合,欒川旅游在堅持“全產業強化旅游引領,全區域營造旅游環境,全領域融匯旅游要素,全社會參與旅游發展,全民共享旅游成果”的前提下,積極推進探索六類融合,實現了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旅游+扶貧”,全縣7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中已有20個貧困村把鄉村旅游作為扶貧主導產業,旅游扶貧業已成為全縣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旅游+農業”,推動農副產品、土特產品就地轉化為旅游商品,累計發展旅游商品企業35家,開發水晶、奇石、根雕等高附加值旅游商品45大類3000多個品種,打造出“欒川尚品”“欒川印象”等旅游商品品牌,年銷售額達1.8億元;“旅游+工業”,探索生態恢復園區與工業游有效結合;“旅游+百城提質”,按百城提質縣標準建設要求,在縣城規劃、項目設置建設、城市管理等方面,統籌結合生態旅游資源優勢;“旅游+美麗鄉村”,近年,欒川累計實施美麗鄉村項目150余個,實現了建設美麗鄉村吸引游客,助農增收;“旅游+溝域經濟”,結合鄉村不同溝域的生態特點,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對不同溝域科學規劃、分類推進,打造新的旅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