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屆大數據世界論壇上,Forrester Research資深分析師曹宇欽、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技術官孫博凱、賽仕軟件總經理劉政、英特爾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中國區總監凌琦等業內專家、大佬紛紛表示,隨著傳統的商業智能系統縱深的應用發展,商業決策也越來越依賴于數據,而數據挖掘與智能應用成為趨勢。
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導致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IT企業對IT投入逐漸開始持有謹慎的態度。然而曹宇欽表示,從技術的投入角度來說,雖然我們看到全球對于IT開支持有更加謹慎的態度,但是這并不會影響業界對于大數據的投入、投資,我們認為大數據在業界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大數據主要是幫助企業在現有的數據、已經產生的數據做整合,相應地做少量投入得到更大的回報。
孫博凱坦言,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做數據,以及與數據相關的技術。此時,是像我這樣的數據人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數據庫、大數據已經成為變革的中心,事實上可以成為一場革命,在IT領域、制造業、零售業、政府管理、科技等,大數據改變整個世界的運行方式。
對大數據發展趨勢,賽仕軟件總經理劉政充滿信心地說,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的手段是關鍵,只有通過數據分析才會帶來價值。傳統的數據分析能力,無法處理這么大量的數據,我們平常分析上千萬的數據量或者上億數據量的時候,都會花費幾十個小時(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當數據達到十億的時候,軟件就根本運行不下去,有時會好幾十天,這個速度人們是無法接受的。所以,在新的時代,我們需要高性能的分析軟件。
IDC有一個數字,全球的數據使用量到2020天會增長44倍,這一個非常大的增長。英特爾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中國區總監凌琦表示,我們相信44倍的增長,其中主要的增長來源將會是大數據形式。傳統的關系型數據仍然會成長,但是它的成長在今天傳統關系型數據庫的運用和使用方面已經達到了相對比較成熟的階段。如果有志于在這當中做一些貢獻,創造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機會的話,我們希望在大數據當中進行更多的投入。
勿庸置疑,智慧城市將會成為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然而智慧城市只是一個概念,管理數據并挖掘價值才是關鍵所在。智慧城市之下所涵蓋的智能樓宇、智能移動監控、氣象監控、污染監控等全天24小時都在不停地產生數據。數據量之大,產生速度之快,預示著社會發展對大數據的迫切需求。流式分析、實時分析、模式挖掘等將是智慧城市對大數據非常大的挑戰,當然也意味著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