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 “休閑與美好生活: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休閑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發布暨研討會”在今天京舉辦。
綠皮書指出,健康是人人所需,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根本。健康服務業不僅關乎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而且代表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水平與文明程度。健康服務業是典型的“幸福產業”,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源泉,也是最具有發展潛力和最不可能被替代的行業。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長遠發展和時代前沿出發,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是發展謀劃“健康中國”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新時代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指導,為我們加快健康服務業大發展明確了任務和方向。
目前,我國健康產業規模為2萬億~3萬億元,假定2020年我國用于醫療衛生相關服務業支出占GDP比重達到世界水平10%,那么中國健康產業的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這意味著中長期健康產業年均復合增速約為21%。健康服務業作為健康產業的核心,從產值構成看,2012年,我國健康、社保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6%,遠超藥品制造業0.9個百分點;從就業構成看,我國健康、社會保障部門從業人員占全部城鎮就業人員的比重約為4.7%。相比較而言,藥品醫療設備等制造業領域吸納就業非常有限,如美國健康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部就業人數的比重高達11%,藥品制造業僅為0.2%。因此,無論是從產業規??矗€是從就業吸納能力看,健康服務業都是中國未來成長空間最大的一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