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指出:“順應生產力發展新要求,加快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途徑。必須創新政府管理、優化政府服務,營造包容支持創業創新和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的制度環境。”
北海經濟開發區作為濱州市“打造5000億級高端鋁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魏橋北海新材料園區鋁產業優勢,謀劃推進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推進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為傳統產業動能轉換創造新經驗、探索新路徑,打造全國傳統產業動能轉換先行區。經過幾年的發展,北海經濟開發區產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輕金屬新材料為支柱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以及海洋化工、臨港物流、現代漁業為輔助的產業集群。
北海與華為開展了深入合作,濱州北海大數據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在推進智慧產業融合發展上將努力推動大數據技術優勢與北海特色產業優勢有機結合,創新特色產業發展新模式,打造山東省智慧融合發展試驗區。
發揮魏橋、創新及立中等企業輕金屬新材料產業優勢,依托鋁產業園及科技孵化器兩大園區,積極推進軍民協同創新,加快軍民產業融合,打造北海經濟開發區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區。
建設國家級輕質高強新材料產業基地。緊緊圍繞魏橋1000億級高端鋁產業集群發展定位,提升原鋁就地消化率,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精深加工產品比重,推動產業鏈和價值鏈向高端和終端不斷邁進,大力發展高端鋁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建設新材料研發中心、質量檢測中心,打造國家級輕質高強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濱州臨港(北海)高端石化產業園。發揮港口和濱州新型化工產業優勢,在北海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高端石化產業園,積極爭取國家石油儲備基地落戶,爭取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積極引導全市、全省石化骨干企業逐步向北部沿海集聚,打造全國重要的高端石化產業基地。
建設國家級綠色水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以北海鹽田蝦、優質螺旋藻為支撐,依托豐富蝦、貝類資源優勢,建設大規模的“海洋牧場”,重點發展水產增殖、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產業,建設國家級現代綠色水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依托魏橋、立中等高端鋁產業骨干企業,以北海石化工業園規劃編制為契機,充分利用現有創新資源和載體,努力打造高端鋁、高端石化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依托濱化集團,加強與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合作,打造全國領先的先進能源和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建設環渤海區域大數據產業園。深化北海經濟開發區與華為戰略合作,加快總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的華為云計算中心項目建設;創新發展“互聯網+”應用示范中心(呼叫中心)的現代服務業新業態,打造總建筑面積93萬平方米的大數據產業園,爭創中國呼叫中心產業能力建設管理規范專業園區示范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