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投資工作的重點任務,即“三個一百”工程,主要包括:100個戰略性強、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100個功能性強、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改善項目;100個帶動性強、具有龍頭和引領作用的高精尖產業項目。
相較2018年,本次計劃有變化
相較于2018年,2019年北京重點項目工程在結構上有了“新變化”。首先,項目數量相較于之前有所增多,由去年的276個增加到300個。其中,涉及城市副中心、城市南部地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建設提升等15項行動計劃及重大建設任務的項目共177個,當年計劃完成建安投資1014億元、占82%。
其次,今年加大了民生項目的比重,去年涉及公共服務提升與民生保障的項目共57個,今年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改善項目上升到了100個,增加了近一倍。
例如,為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在住房保障方面,2019年將推出兩個保障性住房及集體土地租賃住房打捆項目。在醫療服務上,重點實施北京口腔醫院遷建、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等工程,并推進一批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精神專科醫院改造提升工程。
不僅如此,在補足基礎設施短板、推動一批高精尖產業項目落地方面也將有諸多舉措。其中,年內將重點推進的項目包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及3號線一期、12號線、16號線二期等線路,京雄城際、軌道交通新機場線等外圍骨干交通項目。在高精尖產業落地方面,年內將打造中關村大街和北清路“創新主軸”,建設網絡空間國家實驗室、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重點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懷柔科學城建設,并將狠抓10個高精尖產業發展政策落地,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
2023年副中心唯一連接京津冀和城市中心區換乘樞紐竣工
從公布的重點項目工程中看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位列其中,該建筑規模約238萬平方米,是北京十大鐵路門戶樞紐之一,也是北京唯一連接兩大國際機場的鐵路綜合樞紐、副中心唯一連接京津冀和城市中心區的換乘樞紐。預計于2023年12月竣工。
這里將進行地上地下綜合開發,打造成企業聚集、商業配套、服務完善的總部經濟與專業服務的集聚區。目前,規劃方案基本穩定,基本特點是鐵路車站、地鐵、公交樞紐及配套交通功能設施全部位于地下。地上開發形成三軸三帶、四區一心、藍綠交織、傳承文脈、開放友好的運河客廳。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北京市發改委方面表示,在項目實施上,項目規劃條件、土地供應、資金保障等前期基礎和工作條件基本落實,通過加大工作力度能夠盡快推進實施。當年新開工項目占比不低于40%,安排新建項目120個,續建項目180個。
為保障重點建設任務順利推進,北京市相關部門將建立專項協調機制,圍繞重大項目融資問題進行具體的對接協調,進一步暢通融資渠道。北京的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目前仍保持在三成以上,當前北京最大的投資需求來自于功能調整和品質化戰略實施。例如,新城品質化發展,需要大量有效投資來支撐。
據介紹,2018年全年北京市建安投資完成3346.6億元,同比增長3.6%,建安投資增速基本實現年初預期目標,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支撐作用更加突出,其中社會資本投資占比超過90%,在2018年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仍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重點工程建設,以民營投資為主的社會投資項目數占比不低于50%,投資占比不低于70%。
結語
為實施好北京市重點工程計劃項目,北京將進一步創造條件,優化營造環境,調動各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當前形勢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要發揮合力進一步優化項目融資對接機制,通過多方聯動、信息共享、跟進反饋,打通政策、項目和資金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根據北京青年報、北京商報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