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形勢、國家發展形勢及重視程度看,大健康產業前景光明、大有可為。”12月10日,海航教育醫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毅明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全球治理挑戰與中國角色”三亞專場對話“醫療產業的瓶頸與突破”上提到。
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受到廣泛重視。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加速,消費觀念的逐漸轉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日俱增,大健康產業已成為中國五大朝陽產業新領域之一。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黨的第十九大會再次強調,始終堅定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三亞•財經國際論壇“醫療產業的瓶頸與突破”專場對話探討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困境,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旨在以思想的共鳴引領變革方向。
醫療產業的發展瓶頸
“瓶子的頸只能有一個,但是困難是多重的,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政策方面、市場環境方面、服務模式方面和技術方面,”楊毅明表示。
Ÿ把握政策,才能實現大健康產業穩步發展
醫保是大健康產業的痛點之一,探索異地醫保結算模式有助于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就海南而言,目前已實現全國所有省、市異地就醫結算。內地人員到海南養老或居住的,在個人社保屬地辦理備案,將個人信息錄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信息平臺,海南省內就醫后便可進行及時結算。
Ÿ商業醫療保險對民營醫院發展意義重大
我國商業保險的發展仍然滯后,醫療商業保險的普及程度仍然較低,未能針對醫保形成有效的補充,無法同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相關部門應盡快全面推開個人稅收優惠型商業健康保險試點工作,普惠全國范圍,同時提高每年稅前抵扣保費限額。
Ÿ服務模式創新有力緩解醫療資源配置失衡
隨著醫改的深化與自由執業等政策的推進,醫療機構要為醫療服務人員打造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使醫院成為業務、服務、技術交流、科研以及跟相關產業接觸的綜合平臺,醫生本就是醫療產業中最重要、最稀缺的資源,成為自由職業者后,醫生資源更為寶貴,整個產業要為醫生自身價值的實現提供助力。
Ÿ新技術將成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推動大健康產業的快速轉型和發展。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人工智能在大健康領域中的應用領域包括虛擬助理、醫學影像、營養學、生物技術、健康管理、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將為大健康產業重要的動力,為產業戰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