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省農科院編制的《新縣現代生態農業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評審。一個以園田化、產業化、集群化三大模式為主導,文、旅、農融合發展的“多彩新縣”呼之欲出,有望成為貧困山區高效生態農業樣板。
根據《發展規劃》,新縣將充分利用該縣紅色、綠色、農耕、民俗、古村落、茶、飲食等眾多文化優勢,在農業發展中融入文化內涵,通過3~6年規劃建設,在新縣“三山兩畈兩道谷”七大生態類型區內,將初步形成以茶葉、中藥材、木本油、淮南黑豬和鄉村旅游五大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實現生態優化、環境優美、產業優勢、產品優質、生活優越的多彩、健康、富饒新縣目標。
專家表示,屆時,新縣將成為大別山區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引領,縣域文、旅、農融合發展的樣板,豫南產、村、城一體化發展的典范,中原和武漢兩大城市群之間旅游觀光、養生健體的農業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