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裝備、模具金屬加工、自動化、激光等產業,是當前全球工業經濟中的新興高科技產業。不久前,2018中國(江門)智能裝備、模具金屬加工、自動化、激光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在廣東珠西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智博會展出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知名的先進企業200多家,其中不少是珠西各城市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展現了各自在先進裝備制造業中所取得的成果。
廣東省高度重視先進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智能化發展,并鼓勵和引導整個珠江西岸力量集中起來,同時匯聚全國資源形成合力,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包括江門在內的珠西各城市也在積極布局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形成了一種百舸爭流、各具特色的局面。
A 推動全省中車車輛制造業務整合到江門
先進裝備制造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加快培育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是我省特別是珠江西岸各市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必然選擇。
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這條新興產業帶的建設開始于2014年8月,旨在用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產值翻番,打造2萬億元左右的產值。珠海、佛山、中山、江門、陽江、肇慶六市及順德區“六市一區”被劃入建設范圍。
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推動珠江西岸產業帶建設取得更大進展,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還印發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聚焦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根據該計劃,2018—2020年,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20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2%,其中工作母機類制造業年均增長18%;累計完成投資超7000億元,年均增長15%。到2020年,力爭工作母機類制造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全國,推動珠江西岸邁入全球制造業第二梯隊,將珠江西岸地區打造成裝備制造業產值2萬億元、具有世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爭創國家級示范區,創造新示范、樹立新標桿。
發展重點是,立足珠江西岸地區實際,分類施策,聚焦發力,對2014年以來經過努力已形成良好發展態勢的產業要加快發展、做大做強;對仍需省級層面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的產業要有所取舍、優化布局;對能夠彌補珠江西岸產業空白、技術含量高的產業要準確定位、做精做優。其中,與江門有關的就是軌道交通裝備。計劃指出,要強化全省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的統籌布局,推動全省中車各基地的車輛制造業務整合到江門。發展列車牽引系統、制動系統等關鍵系統和零部件,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輕量化、系列化發展。
B 珠西各城市紛紛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憑借大項目投資拉動和依托傳統產業升級等方式,珠江西岸已在不少領域形成相對完備的產業鏈,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有的城市主攻智能制造,有的城市發力海洋工程裝備和通用航空,紛紛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海陸空”產業齊頭并進,努力填補灣區乃至國內的產業空白,而江門則劍指軌道交通裝備、汽車制造及零部件、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三大產業。
近年來,佛山緊抓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建設契機,逐漸形成以生產性服務業為基礎,先進制造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為支柱、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結構,其中,在輸出設備的同時,為企業提供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面前是一片藍海。
中山市瞄準珠江西岸乃至全省先進裝備制造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的缺鏈、空白和短板,以“產業錯位”爭取“優勢地位”,重點發展智能制造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衛星及應用等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當下,中山市已形成國家火炬計劃中山(臨海)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中山電梯特色產業基地、中山火炬區汽配產業基地等,裝備制造業產業化集聚程度不斷提高。
根據《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20年,珠海市裝備制造業年產值達到3000億元左右,到2025年,珠海市裝備制造業年產值達到6000億元左右,建設成為“中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和“世界先進裝備制造‘隱形冠軍’集聚地”。金灣作為珠海市的工業重地,注重發展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重點發展以中航通飛為龍頭的航空產業等三大戰略新興產業。
不過,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某些產業鏈缺失,也是珠西一些城市所面臨的挑戰。
專家指出,廣東制造業要想從大做強,向智能化轉型是必然的路徑,而要做出高端的產品,必須要通過智能先進的裝備去生產。好的材料、裝備和儀器,是支撐工廠生產高技術含量和高質量產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先進裝備在提高質量的同時,還能幫助企業把生產成本降下來,意義非常重大。
C 江門先進裝備制造業 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在這場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競爭中,江門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
可以說,江門先進裝備制造業近年來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一批重大項目的投產和本土重點企業的迅猛成長,江門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亮點不斷,呈現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創新能力更加強大、生產場景邁向智能化等多重特點。據市經信局數據,今年上半年,江門完成裝備制造業增加值158.37億元,同比增長7.8%。在我市重點扶持的47家大型骨干企業名單中,上半年產值增速最快的3家公司都是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其中,江門市優美科長信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產值增速達到182.31%,廣東科杰機械自動化有限公司增長180.45%,廣東海亮銅業有限公司則增長160%。
根據省行動方案,江門市出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聚焦攻堅行動計劃江門市實施方案(2018-2020年)》,爭取省2018年專項扶持資金,重點推進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含重卡和商用車、新能源汽車)、工作母機、高技術船舶及高端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等產業加快發展。
此外,江門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若干裝備取得新突破,如歐佩德公司已實現330KW以下伺服電機的開發生產自主產權,并已具備國內領先的500KW大功率伺服電機的研發能力;富華重工“一件式”掛車車軸整體熱處理成形及“一體式前橋”“整體式橋殼”等產品工藝技術世界領先,打破了國內依賴進口的局面;中集車輛鋁合金油罐車罐體兩節筒專利技術產品是全國首創;海目星科技鋰電池極片激光切割應用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海鴻電氣能生產世界最大的立體卷鐵心變壓器。
據悉,江門市蓬江區近年也致力于打造產業鏈條齊全、技術領先的激光裝備研究與應用產業區,把握珠西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增長極和主戰場,積極打造珠西智造產業集聚地,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