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縣緊緊圍繞滇中產業新區馬龍產業園區規劃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動員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做到陽光、文明、和諧征地,確保了產業園區征地有序有力推進。截至11月3日,產業園區累計征地3500余畝。
為確保產業園區規劃的用地需求,馬龍縣及時成立由相關縣級領導、相關縣直部門責任人、相關鄉鎮(街道)干部、村(社區)干部等組成的供地保障組,定職責、定任務、定時限地抓好園區征地工作,確保了有人征地。根據工作需要,將征地組成員細分為若干個征地小組,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定點到戶推進征地工作。廣大征地干部充分發揚“5+2”、“白+黑”的超常規工作精神,深入農戶家中,走進征地一線,倒排工期、爭分奪秒抓征地,快速高效服務于園區建設需要。
該縣通過廣播、開會、入戶、走訪座談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園區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及對地方經濟、農民增收的拉動作用,宣傳征地的政策法規,讓群眾增強大局意識,充分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征地的補償標準和程序,為征地工作掃清了思想障礙,取得了廣大被征地群眾的理解支持。對少部分思想有顧慮、不積極配合征地的群眾,征地干部善于換位思考,盡量站在征地戶的角度看問題想對策,努力克服行政化傾向、避免強制性措施,放下身段,不擺架子,耐心細致與征地戶溝通協商,始終保持平等對話、尊重包容,竭盡全力幫助征地戶解決家庭困難,消除后顧之憂,從而拉近了心理距離,化解了對立情緒,達成了征地共識,做到了文明征地。
為消除征地中群眾怕吃虧的心理和相互攀比、等待觀望的思想,征地組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陽光征地,并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黨員干部帶頭,不搞優親厚友。要求涉及到被征地的村(社區)干部、黨(團)員等必須帶頭執行征地政策,簽訂征地協議,并負責勸導和做好其親屬的征地思想工作,使更多征地戶有了參照標準,打消了觀望念頭,推動了征地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堅持集體討論,不搞獨斷專行。對于征地中遇到的一些爭議性、關鍵性、復雜性問題,均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黨(團)員代表會、一事一議會等討論征地方案并形成集體決議,不允許個人亂表態、亂開口子,確保了量地核定“一把尺”、補償標準“一刀切”、政策執行“一桿秤”;三是堅持結果公開,不搞暗箱操作。無論是耕地丈量還是征地補償,都堅持將征地面積、補償標準、補償金額等集中公示,自覺接受群眾和紀檢部門監督。經查證確實有誤的,堅決予以糾正,確保了征地補償工作公平公正。
針對征地工作會牽扯到一些單位、集體、群眾等不同利益方的實際,征地組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溝通協調,形成了兼顧各方、和諧征地的良好氛圍。協調好征地中政府相關部門的關系,積極協調抽調的縣直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間的工作關系,使各級各相關部門在征地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積極配合做好土地、青苗、山林等的丈量核定工作和各種補償費用的發放工作,形成強大的征地合力。協調好與被征地群眾的關系,在征地過程中,村集體和被征地群眾有時會發生一些利益之爭,征地組在堅持政策的前提下,通過查找歷史依據、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等,合理確定村集體和村民利益,有力地推進了征地進程。協調好被征地群眾之間的關系,對于群眾之間的土地糾紛,堅持注重證據、理清土地權屬關系的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法依規積極調處,避免了矛盾隱患的發生,做到了征地工作農戶、政府、園區管委會三滿意。(http://www.hengfa66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