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先進制造產業研討會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研討會以“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先進制造新引擎”為主題,圍繞智能端產品制造、新能源汽車、醫療裝備領域,邀請知名協會、專家學者作主旨演講,引導企業開展現場商務接洽。研討會上同期舉辦了項目簽約儀式,簽約項目10個,總投資額達60億元(人民幣,下同)。本屆貴洽會期間,貴陽市將簽約項目31個,總計金額177億元。
貴州省作為國家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先后出臺了《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7-2020年)》、《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對大數據戰略行動、數字經濟加快謀劃和布局,為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創新應用帶來良好契機。當前,貴州正在開展“萬企融合”大行動,目標至2020年實現5000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2000戶實體經濟企業運用云服務開展融合。
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貴陽市大數據企業達到1200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17億元,增長15.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145億元,增長20%,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以大數據為引領的創新創業蓬勃興起,“貴漂”成為一種時尚。
貴陽市下一步將重點加快工業數字化發展,推動工業向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融合升級。目前,貴陽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已有約六成實現“上云”,計劃到2023年,貴陽市規模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改造。
此外,貴州正積極建設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該經濟區規劃面積148平方公里,東起黔南州龍里谷腳鎮,西至貴陽市南岳山脈,南起貴陽市花溪孟關鄉,北至貴陽市南明永樂鄉,規劃人口50萬人,是貴州省改革開放的先行區。目前,經濟區內已落地“雙龍大數據生產中心”項目、“中國文化(出版廣電)大數據產業”項目、“聯通雙創中心”、“公共交通出行大數據服務平臺”等一批優質項目,大數據產業集聚效應日趨明顯。
結合本地實體經濟發展,雙龍航空港經濟區聚焦大數據加工和分析應用,塑造共生和協同發展的生態體系,重點發展大數據+物流、大數據+產業創新、大數據+旅游文化、大數據+跨境進入、大數據+總部經濟等,發展大數據臨空經濟,重點引進項目效益好、對產業帶動性強的優質項目入駐。
據悉,本次會議是“2018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投資貿易洽談會”框架下的“1+1+產業鏈”系列產業研討會之一。除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內容外,9月8日至9日期間,“1+1+產業鏈”系列產業研討會還務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現代商貿物流、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白酒產業、金融產業、旅游裝備產業、玄武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軍民融合)、鋰電池產業、智能終端產業、無水港外向型經濟、刺梨產業、煤制乙二醇產業、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通航制造旅游產業等14條產業鏈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