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正在構想新的產業布局,著力構建“現代高端服務業、現代新型工業、現代都市休閑農業”具有惠城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規劃》已完成編制,如獲批實施將推動區域經濟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7月2日,“一把手”訪談來到惠城區發展和改革局(下稱惠城區發改局),該局局長李火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惠城區發改局將緊緊圍繞“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來審視惠城發展,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努力在新時代實現新作為。
優化產業布局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等
李火明說,隨著惠州市“一市六組團”城市發展格局的日益完善、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及新產業新業態的涌現,惠城區原有的產業布局與當前的發展越來越不相適應,需要重新定位布局。目前惠城區發改局已完成 《惠城區產業布局構想》,現正在報批,批準后將抓緊實施。
新的產業布局將著力構建 “現代高端服務業、現代新型工業、現代都市休閑農業”具有惠城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會展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及文化旅游業;全面夯實“1+4”工業園區重大平臺,引導工業入園發展,提升現代新型工業;抓好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構建與文旅康養產業結合的現代都市休閑農業。
推動項目建設完善項目推進體制機制
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和“加速器”,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李火明表示,惠城區發改局將以惠城區實施“實干快辦年”和“百日攻堅戰”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項目推進體制機制,嚴格執行首席服務官制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認真剖析推進遲緩的項目,查找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列出項目推進的所有環節,每個環節要完成的具體事項和工作時限,落實每個環節具體跟蹤人員和責任人,實行一線工作、現場辦公,提高項目推進效率。重點抓好全區今年83宗重點項目以及233宗2013年以來新立項億元以上項目建設,力爭超計劃進度完成。其中,重點推動正鼎新型電子元器件生產項目、聚泰工業項目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推動惠州勵鵬電子、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等一批項目按市要求進度如期推進。
區域協調發展
《“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已完成編制
李火明介紹,當前,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健康產業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惠城區處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自然人文稟賦,發展大健康產業市場潛力廣闊。惠城區委、區政府提出的 “全力打造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順應時勢,正當其時。
惠城區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平臺區域包括橋東、龍豐、江南、水口、馬安、汝湖、橫瀝、蘆洲等8個鎮(街道),土地總面積986平方公里,約占全區土地面積的85%。8個鎮(街道)的經濟和社會都有所發展,但各鎮(街)之間的發展水平和側重點存在差異,產業結構偏重不同,橋東、龍豐、江南以第三產業為主,水口、汝湖、馬安以第二產業為主,橫瀝、蘆洲以第一產業為主,彼此之間產業融合不夠,資源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缺乏整體規劃引領。
李火明說,為統籌推進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建設,該局聘請專家團隊進行規劃編制,目前《“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已完成編制,正在報批。該規劃如獲批準實施,將有利于打破區域界限,整合區域資源,推進協調發展,彌補農村經濟短板,推動區域經濟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
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好時機,重點承接香港、深圳、東莞地區產業轉移,打造成為惠港、惠深科技產業合作示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