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工業園區是2006年3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開發區。園區內交通便利,山海關至廣州的205國道縱貫南北,國道220橫穿東西,濱博高速公路穿越境內,可直接連接京滬、京福高速公路;南距省會濟南100公里,1小時內可到達濟南遙墻國際機場,當日可往返首都北京;在建的黃大鐵路、德龍鐵路縱橫穿越,國家大型的鐵路客貨站在園區東3.5公里處。
園區前身為濱縣縣委、縣政府的所在地,其規劃經過三次修編。2006年,園區管委會委托天津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濱州市北城分區規劃》,并納入濱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范圍,經市政府審核批復(濱政發[2006]43號)后實施建設。省政府批復園區面積400公頃,其中項目占地244公頃,道路占地89公頃,未利用面積67公頃。園區控制性規劃面積2256公頃,實際建成面積1260公頃。
園區道路及配套設施完善。 幾年來,累計總投資5.2億元,先后建成“10縱12橫”22條共計78公里園區道路及配套。同時,建成住宅區、商業街面積62.3萬平方米,建成綠地面積65.28萬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28.3平方米。
園區用水條件充足。建成占地4400畝、容量1400萬立方米的秦臺水庫,建成自來水和原水兩套供水管線, 日供水能力10萬立方米;建成日處理污水能力3萬噸的北城污水處理廠, 2010年全部工程建成后,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到5萬噸;建有35KV變電站2座、 110KV變電站2座、500KV變電站1座;建成兩座自備熱電廠——金安熱電廠、濱北熱電廠,年發電量為2.5億度,供熱能力300噸/小時。
2009年,園區總面積172.8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其中農業人口5.7萬。有154個行政村,農民人均純收入6501元。人口出生率7.4‰,自然人口增長率1.6‰。園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6.14億元。 實現工業總產值100.7億元,工業增加值26.54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31億元。 園區有各類工業企業184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9家,實現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21.07億元、利稅4.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