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為期兩天的2018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落下帷幕。本屆大會成果豐碩,不僅對外發布了占地面積26平方公里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產業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還在中德中小企業投資推介會上集中簽約了27個中外合作項目,總投資共計214.4億元。
以“智匯中德 賦能未來”為主題的2018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于11月1日在濟南開幕,來自中外近800位專家學者參會,創歷屆之最。開幕式上,備受矚目的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揭開了神秘面紗,正式對外發布了產業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
2017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設立“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根據規劃,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坐落于濟南高新區臨空經濟區,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雙引爆區之一,也是濟南國際內陸港的核心區。
合作區區位優勢明顯,周邊有國際機場,聚集著國家級綜合保稅區、中歐制造產業園、國際物流產業園三大產業集聚區,集國際空港、國家鐵路一類口岸、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國家高速主干線、城市輕軌、小清河航道眾多交通及區位優勢于一體。西門子、博世、大陸、安顧、曼、費斯托、威伯科、福士等一批德國企業在這里聚集,是濟南外向型經濟的動能極和實現百億級產業鏈、千億級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
據悉,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邀請了全球五大產業咨詢機構之一戴德梁行進行產業規劃,規劃面積約26平方公里,聚焦臨空指向型高新制造業,瞄準其中關鍵基礎制造環節,重點突破航空、汽車、軌交產業鏈中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瓶頸,搭建對接世界前沿先進技術的交流、轉化、產業化平臺,打造關鍵技術自主化、生產流程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生產集群。合作區還邀請了全球知名城市設計規劃機構德國SBA公司開展空間規劃,將德國品質與濟南城市特色結合,全方位引進德國綠色建筑技術,打造德國品質的工業園區。
根據規劃,合作區將以航天大道為界,在規劃區北部布局三大基礎產業組團,由北至南依次為智能信息設備組團、智能裝備組團以及國際企業港所處的創新孵化區。南部布局以交通類零部件為主攻方向的三個產業組團,依次為交通裝備組團、新材料組團、航空產業組團與配套物流區。提供集中高端、多元化生產性服務的空港門戶商務軸和綜合服務中心,分別位于橫貫規劃區東西方向的航天大道兩側和中德文化湖周邊;生活服務產品位于規劃區西部的三個生活組團中,實現規劃區的產城融合與職住平衡。
目前,合作區控制規劃、土地規劃、市政交通專項規劃、產業規劃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生命通道”天璣路與航天大道已開工建設,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德國標準廠房全面啟動,航加國際航空產業園、普洛斯機器人產業園、博世馬勒渦輪軸生產項目、高功率芯片生產項目等一批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項目落地。
27個合作項目簽約
總投資超210億
11月2日,2018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最后一天,當天大會上最受關注的當數中外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經過前一天的合作項目的精準對接,115家國外企業與130家濟南市企業達成了不少合作意向,僅在大會上就有27個合作項目進行了簽約。
據舉辦方介紹,在2018年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期間首次舉辦了“百企匯”——中德(歐)合作項目精準對接會。“百企匯”活動采用合作需求匹配、現場精心分組、一對一精準對接、后期專人跟蹤等專業化手段,努力把濟南高新區打造成中德、中歐企業集聚平臺。
根據“百企匯”活動的目標要求,將每月促成一批外企來訪;每季度組織一批成員訪歐;每年收集500條中德(歐)合作信息;每年促進100家中德(歐)企業現場對接;每年促成10個中德(歐)先進制造業合作項目;三年促成100個中德(歐)合作項目。
“百企匯”——中德(歐)合作項目精準對接現場簽約了27個合作項目,涉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產業投資,技術合作等諸多領域,協議總投資額214.4億元。簽約項目含中歐智造港等產業及技術合作項目21個,博爾捷集團、獵聘網等招才引智項目6個,其中既有博世馬勒渦輪軸生產等世界500強企業高端實體制造項目,也有智能大排量摩托車及發動機項目、一類新藥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等中外中小企業企業間合作項目,更有8個高質量中外合作項目落戶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合作區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果,為本屆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畫上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