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許靜)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認定和管理試行辦法》,明確提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入門門檻之一是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園區總產值的40%以上,近3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按規劃,“十二五”期間,全省將新建10家以上省級高新區。
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從全國范圍看,各地已將高新區建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載體,廣東省目前擁有21個高新區,用占全省0.2%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省約1/6的工業增加值。我省首個國家級高新區——成都高新區表現出色:20多年前,成都高新區作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從2.5平方公里起步,如今,其生產總值已約占成都市的1/10,貢獻了成都市1/5的工業增加值、全省80%的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落戶世界500強和國際知名企業逾100家。
近20年來,國務院先后啟動四次較大規模的國家高新區審批。目前,我省已擁有成都高新區、綿陽高新區、自貢高新區和樂山高新區4個國家級高新區。隨著自貢高新區、樂山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我省省級高新區已是空白。為此,四川省提出,“十二五”期間,全省將新建10家以上省級高新區,通過加快省級高新區建設和打造一大批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加快特色產業集聚發展,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產業集群,使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成為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和集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