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臨高縣博厚鎮美所村,原本種著甘蔗的土地,已經平整開來,等待西環高鐵建設大軍的進場。
西環高鐵的到來,不僅使島內各地往來臨高的時間縮短,也將讓臨高的經濟發展提速。
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臨高正在為迎接西環高鐵帶來的機遇而全方位準備著。
現代農業為農增收
“你看,這一路都是桉樹、甘蔗,大好的農田,種的都是粗放型經濟作物,效益低下。”博厚鎮黨委書記鄭爭說,去年,博厚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僅3560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鄭爭認為,博厚鎮之所以發展不起來,一是農民思想觀念落后,另一個是交通還不發達。西環高鐵帶來人流,也就帶來新的觀念;交通的便捷,也會加大農產品的流通。
臨高將推動農業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調整優化,引導農民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建設好海洋漁業、高效農業、熱帶水果、冬季瓜菜和畜牧業等優勢農產品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
新型工業擦亮“金牌”
位于金牌港經濟開發區的海南威隆造船廠,75艘已顯雛形的漁船,排列在海邊的船塢上。
西環高鐵的建設,使金牌港經濟開發區—這個幾經起落的開發區,重新獲得了新生的機會。
機遇與挑戰并存。“西環高鐵的建設,拉近了???、金牌港、洋浦等開發區的距離,促進了同城化發展,但也讓金牌港面臨更大的競爭。”金牌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勇說,金牌港開發區必須走錯位發展之路,培養自己的特色主導產業。
圍繞西環高鐵,以及根據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臨高正在重新規劃金牌港的產業布局,重點發展船舶制造、水產品深加工、旅游設備制造等。
度假旅游開發濱海
展開臨高縣沿海開發示意圖,福馬大道、金牌疏港大道、金龍大道等5條公路,分別從海南西線高速公路5個節點“始發”,向海岸延伸,猶如五條巨龍,奔向大海。
五“龍”之一的金龍大道,剛建成不久,此路臨海末端是龍波灣旅游度假休閑社區,兩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剛平整出的土地,如今,一座大型濱海社區,雄踞海邊。
“臨高境內,西環高鐵與西線高速的走向,幾近重合,也就是說西環高鐵將為5條‘巨龍’,注入新的發展能量。”臨高縣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規劃,臨高將利用獨具魅力的哩哩美漁歌、人偶戲,以及美食、民俗,把游客吸引到臨高旅游、休閑、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