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區建區十多年來,堅持“適度超前、一步到位、分步實施”的原則,以科學規劃引領全局,將產業發展納入總體規劃一并考慮功能布局。規劃和發展,如何才能真正形成和實現后發優勢?當前首先要抓住重要發展機遇,創新發展思路,更好凸顯城市新家園的特色。
蘇州板塊中,相城區實現后發優勢的路徑在避免追趕發展模式,實現跨越發展。實現跨越發展,就要總結和消化先發地區的經驗,尋找差異化發展路徑。對于相城區來說,用好后發優勢,特別是在城市新家園建設中,要樹立“記憶優先”的發展理念,形成一個讓規劃跟著文化記憶走的規劃體系,將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放在至高地位,對一時看不清、看不準的事,要風物長宜放眼量,寧可等一等也不要急功近利。
實現跨越發展,就要善于從當前正在出現和形成的新機遇中選擇適合相城發展的新業態,在結構轉型中,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全域旅游都是相城區值得關注的發展新模式,其中,田園綜合體更貼近、更適合相城區的未來發展。
田園綜合體是中共中央2017年一號文件中的一個新詞,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與走完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初始階段的先發地區相比,相城區具有不可多得的水鄉田園優勢,這一彌足珍貴的資源優勢,是相城區形成后發優勢的立身之本。
相城區在建設城市新家園中應留住這一優勢,立足這一優勢,不要走先發地區過度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老路,應通過發展田園綜合體,以鄉村復興和再造為目標。在建設田園城市的格局中,實現省委書記李強不久前調研蘇州時提出的“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江南風貌、蘇州特色和時代精神的美麗田園鄉村”的發展要求。
當然,相城目前的田園綜合體發展處于初創階段,產業鏈延伸的空間十分有限,尤其要充分挖掘各種農業、農村資源,包括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使田園綜合體真正“綜合”起來,讓美麗鄉村更加具有文化厚度,讓城鄉在發展中實現產業、文化與生態的互促共贏,并逐步凸顯城市新家園的特色。
建好田園綜合體,這無疑能展現相城區城市建設的優勢。高樓大廈再偉岸,仍不敵大自然的生態之美,這樣的生態之美,對于白紙上已畫滿了圖畫的先發地區或許已難以實現,而對于相城區來說,則是留有探索發展的空間,期待相城區能在田園綜合體建設上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