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領新時代。追求高質量發展,是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
如何走好工業經濟轉型升級這步棋,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本地發展實際相結合,讓企業領悟好、干勁足?
吉林永吉縣有自己的打法:“追新”——引進新材料、新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項目;“選優”——引進符合縣域產業發展的優質高效項目;“謀大”——引進規模大、財政貢獻率高的大項目;“圖強”——引進對整體縣域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龍頭項目。
在此藍圖的驅動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永吉縣迎難而上,探索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產業格局,傾力打造了凸顯永吉特色的“3111”工業體系,促進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全面提升發展質量、效能和動力,為新型工業化進程開拓新局面。裝備制造、汽車部件、新材料這三大新興產業逐步壯大并成支柱,發展成為裝備制造產業園區、汽車部件產業園區、綠色新能源產業園區,園區產業集聚水平不斷攀升。
提升園區建設 優化產業結構升級
永吉縣工業園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戶,占全縣規模工業企業戶數的50%,繳稅能力占全縣規模工業企業的82.4%。在這33戶企業中,裝備制造、汽車部件、新材料是該縣重點打造的三大新興支柱產業,也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近年來,他們為做大做強這三大新興支柱產業,筑巢引鳳,搭建平臺,走出了一招招“先手棋”。
持續增大工業園區綜合承載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平臺。永吉縣助力企業完善裝備制造、汽車部件等園區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系統配套能力水平,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機制、優化園區發展軟環境,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培植主導產業、做強優勢產業等方面,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千方百計建鏈補鏈,提高經濟發展效率。在此背景下,維爾特刀具與中鐵集團合作、恒濤節能環保有限公司A級鍋爐智能化制造生產、聯科石墨年產500套28吋單晶硅生長爐碳纖維保溫筒等項目在園區落地生根。
做好“有中生新”“無中生有”大文章,支撐永吉全面振興。永吉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為動力,積極推動裝備制造產業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服務型制造轉變;推進汽車部件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促進新材料產業技術攻關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有中生新”,吉林金洪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美克斯頓威金屬集團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進一步拓展全球化生產經營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汽車零部件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項目”被認定為2017年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基于互聯網的供應鏈管理項目”通過了2018年省級重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制造業服務化類項目評審;吉林伊斯德實業有限公司打破原汽車沖壓件市場單一結構,全面開拓汽車內飾件市場,強化與一汽、大眾、奧迪等上游企業產需銜接,不斷拓展汽車零部件加工行業市場規模。此外,永吉縣還在積極補齊醫藥健康產業短板,把“無中生有”落到實處。
爭取資金,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永吉縣用好、用活、用足國家產業政策,積極申報國家、省、市支持項目,幫助企業推進項目建設,給企業送來“及時雨”“雪中炭”。2015年以來,縣工信局向上級爭取到企業各類發展基金60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他們又向上級申報省級重點產業項目2個、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項目3個,到位資金703萬元。其中,維爾特工業強基項目爭取資金300萬元、金洪制造業服務化項目爭取資金200萬元、助保金池項目爭取資金160萬元、民營經濟發展項目爭取資金43萬元;省級重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爭取到位127萬元。
強化科技創新 促進“兩化”融合合發發展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永吉縣綜合施策、多措并舉,不斷推進“兩化”“兩業”融合發展。
搭建平臺,力促校企合作。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全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永吉縣聚焦三大重點產業,搭建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平臺。他們引導誠信實業、聚能炭材、農信機械等企業與中南大學、吉林大學、東北電力大學等國內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企業、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緊密結合的公共技術服務和技術創新體系。目前,永吉縣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企業科技創新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6戶,市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6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
政策引導,儲備“智能”項目。永吉縣圍繞國家、省、市宏觀政策、發展規劃,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和省、市的項目儲備庫。目前,冀東水泥生物質(秸稈)資源綜合利用、吉林恒濤A級鍋爐智能化制造生產、誠信實業數字化車間等都“晉級”成省級重點工業轉型升級項目,成為永吉縣打好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排頭兵”。
兩化融合,打造智慧永吉。永吉縣借助建設數字吉林、信息化引領的契機,指導聯通公司、移動公司、電信公司推行信息化項目建設和信息化平臺搭建工作,加快推行“寬帶中國”戰略和推動“智慧永吉”建設。
兩業發展,推進企業創新。永吉縣按照省政府“集中力量打好服務業發展攻堅戰”的總體部署,重點加快汽車、裝備制造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依托吉林恒濤國家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基地,推進園區制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園區建設。推進賽金得、固和泰、一機分離等企業在原有產業鏈基礎上,拓展工業設計、產品研發、售后服務、維護維修、工程總包、檢驗檢測等服務項目,推動制造業服務化轉型,大力培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
抓好服務保障 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優質的軟環境是企業落地生根的基礎,在政策保障、金融支持、運行監測等方面,永吉縣積極作為,贏得企業一致點贊。
在政策保障方面,該縣相繼出臺了《永吉縣工業提質增效實施方案》《永吉縣精準幫扶重點工業企業實施方案》《永吉縣政府領導聯系重點企業工作方案》等規范性文件,持續加大“放管服”“只跑一次”改革力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加完善服務。
在金融支持方面,該縣開展銀企保對接,確保重點企業、優質企業資金鏈不斷。充分發揮“轉貸金池”和“助保金池”作用,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拓展市場,完善風險防控機制,提高資金周轉效能。截至目前,“轉貸金”業務為18戶企業辦理共40筆轉貸金業務,累計周轉資金2.46億元,為企業節約資金成本200萬元。推動企業采取眾籌、股權投資、上市融資等措施籌集發展資金,調協有關機構對維爾特、賽金得、恒濤鍋爐、聯科石墨等擬上市企業進行上市輔導,助推金洪股份“新三板”轉創業板。
在運行監測方面,永吉縣通過對企業產值增量、減量等統計數據的分析歸納,超前預測市場動態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的影響,及時向企業傳遞國家產業導向信息和生產要素市場變化,超前引導企業調整經營決策。重點對金洪汽車、冀東水泥、大黑山、維爾特、賽金得等重點“5510”企業進行精細調度,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和問題并提出預警預報;對停產企業采取“一對一”包保方式,分析停產原因,挖掘復產潛力,以閑置廠房、土地、設備等資源作為招商引資有效載體,招引行業龍頭企業采取收購、合作、租賃、兼并等多種形式盤活閑置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