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區縣工業園斥巨資修建多層標準化廠房,企業產值不達標還不讓進。昨日舉行的陜西省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項目推介會上,以魚化工業園為代表的西安市縣域工業集中區閃亮登場,其突出的特色優勢獲得與會企業青睞。
自建多層標準化廠房
企業年產值低于2000萬不讓進
東鄰西三環、占地面積5.37平方公里的雁塔區魚化工業園,是我省重點支持建設的工業園之一,近年來其顯著的區位優勢和優越的投資環境吸引著眾多企業,園區招商也由早年的單純引資過渡到選資時代。
“我們推出的這種多層標準化廠房,就是為了吸引上規模的企業入駐。”昨日的推介會上,魚化工業園經濟發展部部長楊曉輝告訴記者,目前在他們園區,標準化廠房建設共有企業自建、社會資金參與和政府建設等三種模式,前兩種往往要占用企業大量資金,影響其后續發展,并且土地利用率也不高。為統籌解決園區土地集約、節能環保、集中動力和綜合配套等問題,園區從2009年起就多方取經、細心籌劃,最終決定由管委會投資2億元,建設規劃占地50畝、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的4棟井字形五層標準化廠房,這在全省其他工業園都很少見。目前,第一期2萬平方米廠房已經竣工,其余廠房明年上半年便可交付使用。
一次性投入這么多,園區“所圖”也不小。據了解,要想租用這批新廠房,企業每年的主營業務收入起碼要不低于2000萬元。“我們在規劃時就已經匡算過了,入駐企業租用廠房時,其每平方米所創造的年產值不能低于5000元,稅收不低于150元。”楊曉輝說,雖然看著門檻高了,但其實管委會向企業收取的租金并不高,每平方米每月不過20多元,僅相當于建設成本的利息,許多企業都非常感興趣。截至目前,已有8家企業擬入駐,全部建成后將吸引30多家企業,實現年產值3.7億元,年稅收1100萬元,創造就業崗位320多個。
西安市產業聚集步伐加快
特色優勢日漸明顯
記者從市工信委獲悉,近年來,西安市縣域工業集中區按照“產業發展集群化,集群發展園區化”的基本思路,立足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建設進度日益加快,入園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截至2012年底,全市縣域工業集中區聚集企業717戶,園區聚集規模以上企業167戶,縣域工業集中區已經成為所在區域中小企業的聚集區,對西安市縣域經濟的發展拉動作用凸顯。2012年,全市縣域工業集中區實現營業收入217.5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72.1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8.62億元,企業總數達到717戶,從業人員70274人,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成33.16億元。
在改善基礎設施、強化公共服務的同時,各集中區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培育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了優勢產業的聚集。未央區和平工業集中區形成了植物提取、電子產品研發及制造、實木家具制造等產業集群;戶縣草堂科技產業集中區全力打造先進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藍田縣西北家具工業集中區形成了家具生產加工及倉儲物流一條龍的家具業產業集群,都形成了明顯的產業聚集效應。
今年1月,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西安市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區縣工業園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堅持規劃引領、建立開發區與區縣工業園聯動機制、加大財稅支持、強化用地保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12個方面提出支持區縣工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從2013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1.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區縣工業園區建設,以股權投入、獎勵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園區標準化廠房及配套設施、孵化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又將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