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上海通用航空發展論壇在臨港舉行。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黃甌、臨港管委會副主任吳曉華等出席并致辭。論壇由上海通用航空產業聯盟秘書長毛一青主持。本次論壇由上海通用航空產業聯盟主辦,上海臨港科技創新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航空工業空管系統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翼趣航空咨詢有限公司協辦。
黃甌副主任指出,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的總體目標。通航產業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特點,可激勵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產業鏈帶動效應明顯,符合上海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同時,通航產業發展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可在城市安全管理、民生保障、應急救援等方面發揮作用。臨港地區集聚了一批通航上下游企業,并以聯盟的形式積極合作、優勢互補、共謀發展。市經濟信息化委支持臨港地區通航產業的健康發展,積極為臨港地區通航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鼓勵相關企業落戶臨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在會上表示,通用航空的消費屬性對于上海的通航是一個可選擇的發展方向。關于實驗類飛機,一是實驗類的創新對于通用航空的發展至關重要。二是實驗類培育出來的能創新能動手的高端人才,通航領域的“工匠”,對于通航的發展至關重要。三是實驗類飛機也是產業的一部分,有非常大的潛在市場和發展空間。
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體育局航管中心、市交通委、臨港管委會、市經濟信息化委航空產業處、中國航空運動協會、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門、協會、研究機構、通航企業、通航機場約150位通航領域相關人士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