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底南昌在全省率先進入“地鐵時代”后,一股軌道交通熱潮在全省涌動——贛州、九江、上饒、宜春、鷹潭、吉安等城市均已提前謀劃,陸續啟動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等前期工作,快步奔向“軌道交通時代”。
自2014年起,江西省正式進入“城市時代”——全省城鎮人口首次超過鄉村人口。在城市人口迅猛增長,交通擁堵日益嚴重,城市規模快速擴張的大背景下,軌道交通成了許多城市解決發展難題的“新鑰匙”。在日前召開的江西省城市軌道交通發展交流推進會上,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持 適度超前、量力而行 的原則,加快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和建設,促進江西省軌道交通實現跨越式健康發展。”
軌道交通支撐城市“長大”
“隨著近年城市人口快速增加,贛州城區的交通擁堵已經日益常態化。”贛州市鐵路建設辦公室主任邱世祿說,贛州在全省城鎮體系中居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這幾年城市快速“長大”,目前中心城區總面積達1165平方公里,迫切需要軌道交通緩解交通擁堵“城市病”與支撐城市擴張。
2015年,贛州市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前期工作,共規劃了4條軌道交通線路,全長約120公里,將覆蓋城區中心及主要片區。目前,贛州已完成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正在著手啟動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實際上,贛州所遭遇的是許多城市都面臨的共性難題。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全省新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江西省區域性中心城市不斷發展壯大,人口規模不斷加大,城鎮化的轉型發展和綠色發展對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南昌、九江、贛州等對外門戶中心城市,現有的公共交通已無法適應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對城市軌道交通的需求越來越緊迫。
基于運量大、速度快、安全、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軌道交通已成為世界各國在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時,優先選用的公共交通系統。因此,基于南昌城市軌道交通的成功經驗,江西省一些城市也在積極謀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鷹潭市自高鐵北站至龍虎山,總長約30公里的有軌電車項目,被列入江西省“十三五”期間軌道交通重點建設項目;上饒軌道交通3條線約95公里跨坐式單軌線網規劃也已通過住建廳評審。此外,九江、吉安、宜春等城市正在積極推動軌道交通前期工作。
適度超前量力而行推進軌道交通建設
“軌道交通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民生工程、發展工程,既要適度超前,但不能脫離實際。”華東交大教授查偉雄說,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要綜合考慮城市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空間布局等因素,不能一擁而上或“貪大求全”。
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董事長李永利說,許多人一聽軌道交通就誤以為就是地鐵,實際上,軌道交通的制式除地鐵外,還有輕軌、有軌電車、磁浮交通、市域快軌、自動導向軌道、單軌等,關鍵是選擇符合城市實際需求制式。運量大的地鐵系統是國內外大城市最常用的軌道交通方式,可作為大中型城市的骨干線,但工期長、投資大,每公里平均造價達5億至8億元。各城市不要盲目攀比,應通過多系統、多制式的技術、經濟性比選,發展多層次軌道交通,如運能中等的輕軌系統,可作為中小型城市的骨干線,目前江西大部分城市都能滿足建設要求。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江西省要貫徹好“量力而行、有序發展”的方針,因地制宜,探索適應江西省省情以及各設區市市情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道路,依據經濟社會發展、居民出行等基本要求,合理確定建設規模、發展速度、發展模式和軌道制式,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