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河縣慶功臺村大力踐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和鄉村旅游“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初步打造了具有獨特引領作用的鄉村“田園綜合體”,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增綠。
一、做大荷花產業,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慶功臺原來是個典型的傳統農業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生產效益低下。近年來,通過調優農業產品結構、調綠生產方式、調順產業體系,實現農業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融合。一是發展特色產業。針對地勢低洼富水的特點,引進安徽蓮藕種植項目。試種成功后,號召黨員和村民代表帶頭種植,實行前兩年土地租金減半的優惠措施,蓮藕種植規模迅速發展到3000多畝。2013年以來,慶功臺村引導農民流轉土地9000畝,全力打造“荷花之鄉”,萬畝荷塘初具雛形。二是強化政策扶持。為把萬畝荷塘真正打造成特色產業、知名產業,香河縣專門安排1億元財政資金,全力支持打造萬畝荷塘產業園。三是延長拓寬產業鏈條。通過委托代加工方式,開發藕荷咸菜、藕粉、藕飲料、荷葉茶等高品質、純天然的綠色產品,注冊“慶功臺”品牌,產品已由單純供應京津市場,擴大至東北、山西等地,深受群眾喜愛。據測算,2016年慶功臺村生產鮮藕2萬噸,產值達到2億元,平均每畝藕荷純收益在3000元左右,人均收入突破2.5萬元。
二、打造美麗鄉村,推進建設美麗向經營美麗轉變。在建設美麗上下功夫,慶功臺村聘請規劃公司以江南水鄉、徽派建筑風格對村內建筑進行規劃設計,規劃打造東西主街、南北主街兩條樣板街道,并對街道兩側農戶住房建筑立面進行統一風格、整體建設提升,真正形成美麗鄉村與綠色景區色彩協調、風格呼應,整體提升的萬畝荷塘景區。目前該村已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先后完成廁所改造、污水和燃氣等地下管網鋪設,進一步解決排水排污和燃煤治理問題。硬化小街小巷11.7萬平米,修通修繕出村路5000米,村民出行更加方便。清理垃圾雜物7500立方米,拆除違章建筑6750平米。慶功臺小學新修建圖書室、微機室、音美教室、實驗室、體育器材室等,各項設施配備均達到省級標準。在經營美麗上下功夫,在整合村內17處傳統農家樂、農家院的基礎上,注冊成立“水韻荷鄉農宅旅游專業合作社”,采取村委會組織協調、合作社統一管理、公司投資建設、農戶自主經營的“村委會+合作社+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實現由造環境到興產業到富民生的跨越。堅持高標準打造精品民宿和田園木屋,將農戶閑置的房間改造成客房,高品質建設具有田園格調自然天成的田園木屋,配齊生活設施,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農家餐飲、住宿服務和田園風光、農事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積極引進水韻荷鄉度假村有限公司參與農宅合作社建設,累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3500萬元。目前高標準打造20余戶精品民宿和30余戶田園木屋,擁有客房110間、床位180張。到今年6月底,農宅合作社營業額達100余萬元,實現由農家樂向精品民宿向“田園綜合體”的升級躍遷。
三、做精鄉村旅游,推進旅游元素單一向多元化轉變。慶功臺村注重拓展農業多功能性,建成了集賞花、觀綠、戲水、拜寺、購物于一體,集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現代農業、休閑娛樂、旅游度假于一身,特色明顯、三產聯動、底蘊深厚的鄉村旅游示范區。景區核心區累計修路1.2萬米,形成7條主路網及回字型景區路網,建成停車場、荷岸碼頭、垂釣園近20處,配置電瓶車20輛,腳踏自游車200輛。重點推出三大主題游覽板塊:一是荷花主題游。依托萬畝荷塘,建設荷花精品博覽園、荷花品種園,引育208個荷花品種,包括天山碧臺、飛天、笛女、睡美人、黃仙子等名優新特精品。2016年,CCTV-7《鄉村大世界》“走進香河”特別節目在萬畝荷塘成功錄制并播出,全面展示了香河縣農民風采、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唱響了“荷香香河”生態品牌。二是歷史文化游。深度挖掘楊六郎巧擺牤牛陣、宋太宗筑臺請功封將、王懷女大破遼兵等地域歷史文化積淀,進行與荷花相關的典故演繹。景區內相繼建成楊六郎荷花定情園、觀荷亭、點將臺、慶功臺等十余處歷史人文景觀,增強萬畝荷塘文化底蘊。三是休閑娛樂游。開發建設垂釣、楊家寨戲水樂園、水上游艇、啤酒廣場、觀光采摘、騎行、騎馬等旅游精品項目。積極與京津旅游部門、旅行社等對接,設計規劃旅游精品路線,實施“互聯網+”和開發手機APP,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打造“互聯網+鄉村旅游”強勢宣傳平臺,通過舉辦香河九圣寺荷花節、荷花主題相親會、荷花節手機攝影大賽等活動,不斷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僅2016年,慶功臺村累計接待游客數量達100萬人次,營業收入超2億元。慶功臺村實現鄉村旅游集群式發展,實現“旅游+文化+農業+互聯網”的融合推進和互促共贏。